山东省借市场之力开展科技援疆

04.11.2014  13:52

  在科技援疆工作中,山东省转变工作思路,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山东科技型龙头企业到喀什地区创新创业,将山东的新种质新技术嫁接到喀什,提升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造血功能,以有限的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科技支援工作。

  一、市场化运作,推动当地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山东黑牛在喀什表现优异

  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高档肉牛种质资源——山东黑牛,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和传统养殖优势,辖区内污染源少。山东省科技厅将这一优良种质引入新疆,2013年长途运输冻精,派技术专家对从事改良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对当地牛进行杂交改良。目前已生产犊牛560余头,新生牛犊长势良好,6月龄牛犊从改良前的6000元左右提高到8000元左右,大幅度提高了农民养牛的经济效益,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现该公司派专人长住疏勒县,在县改良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配合下对怀孕母牛及犊牛实施跟踪监测并建立健全档案,对其生长发育情况继续跟踪观察。

  (二)驴产业成为新疆农民的“活银行

  新疆具有养驴的悠久传统,“阿凡提”的传说更是让新疆驴名满天下,但疆岳驴个体小、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疆驴产业的发展。2012年,山东省科技厅动员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在疏勒县开工建设了“良种驴繁育中心”,主要利用山东省“德州黑驴”冻精开展改良疆岳驴工作。通过对冷冻精液生产工艺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在新疆喀什地区的示范应用。目前已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疏勒县等地建设良种驴改良站59个,推广应用536头次,情期受胎率平均达59%;同时建立了溯源和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应用229头次,并就“良种驴人工受精技术、RFID技术、繁殖、养殖技术”等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659人次,以现场观摩方式培训学员4600人次,累计培训达6259人次。与杂交改良前相比,平均出生重26公斤,比未改良的疆岳驴的19公斤,提高36.8%;预计成年驴体重达260公斤,比疆岳驴的平均180公斤,提高44.4%。为加快此项工作的开展,东阿阿胶去年在聊城建设了存栏良种育种公驴40头、育种母驴400头,年生产细管冻精100万支的种驴场,以满足开展杂交改良的冻精需要。同时,针对维吾尔族不吃驴肉的传统,引导山东驰中集团与当地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了“肴驴肉”加工厂,这样基本形成东阿阿胶“收皮”、驰中集团“收肉”的格局,加之当地农民传统的“驴奶”收入,使农民的养驴效益大大提高,当地农民形象地说“一头驴就是一个活银行”。

  (三) “李博士动物爱心馆”在岳普湖落地

  为在新疆地区推广畜牧业健康养殖技术,引导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公司新增投资900万元已全部到位,准备在岳普湖县建设“李博士动物爱心馆”。公司派遣10位经验丰富的生态养殖技术专家组成团队技术亲临岳普湖县等当地的养殖一线进行养殖技术指导,举办了大、中型20场生态养殖技术培训讲座,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动物微生态制剂产品,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600余人次。

  二、强化人才支持,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一)选派专家上门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为加快新疆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山东省科技厅连续多年选派寿光农业技术能手常驻喀什地区,开展以疏勒县为核心、辐射周边受援县的设施农业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重点从“日光温室棚体改造”、“温室集中育苗”、“新品种引进试验”、“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好现场示范指导、解惑答疑及技术培训等工作。同时重视对当地技术人员及百姓的传帮带,通过一对一指导,集中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水平,大幅增加了当地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益,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好评和热情挽留。

  (二)因地制宜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

  在派驻援疆技术人员的同时,无偿提供了辣椒、番茄、黄瓜等9个蔬菜新品种,并安排在疏勒县巴仁乡8村开展试验、示范性种植工作。2013年共采用温室穴盘基质育苗25万株,定植温室8座。以上新蔬菜品种通过试验示范表现显著,呈现出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特点。辣椒长剑2号亩产量达2500-3000公斤;番茄汉兰达单果重150-200g,硬度好,耐贮运,亩产量达6000-7000公斤;黄瓜绿美3号果实膨大速度快,采收期长,亩产量达6000-7000公斤。这些蔬菜新品种的试种成功,为喀什地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基础。

  (三)高科技智能温室大棚作用开始显效

  为利用已闲置2年的智能温室大棚(山东省援建但英吉沙县无后续投入),引导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712万元,开展了“新疆智能温室大棚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与示范”,承包了全天候大拱棚有机蔬菜生产区、育苗及试验示范区等总面积达50亩的核心示范区,制定了智能温室大棚栽培技术体系3套。智能温室大棚的作用开始显效,为现代高科技农业在喀什的腾飞提供了展示平台。这样,既有效利用了闲置的智能温室大棚,也为山东圣丰由传统的棉花产业进军蔬菜产业提供了帮助,同时还能够为英吉沙县财政每年增加近百万元的租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