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麦雪腐、雪霉病在北疆冬麦区流行危害

04.03.2019  16:30

小麦雪腐、雪霉病是新疆冬麦田常年发生的重大病害,受冬季降雪及开春气温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一般年份春季发病率在15%~25%,死苗率达6%~10%,严重地块死苗率达30%~40%,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根据各地监测情况,会商分析,预测小麦雪腐、雪霉病在北疆冬麦区流行危害风险较高。

一、小麦雪腐、雪霉病趋势预测

预计小麦雪腐、雪霉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50万亩,其中伊犁河谷局部临山区地带偏重发生(4级)、塔额盆地沿山部分区域偏重发生(4级)。春季气温回升慢,降雨天气频繁,融雪期长,有利于小麦雪腐、雪霉病加重发生,北疆冬麦区流行危害风险较高。

二、预测依据

(一)小麦品种布局和种植结构有利于雪腐、雪霉病的发生

大部麦区冬小麦品种布局无明显变化,基本都是连作田,麦田土壤中存在一定量的病菌;北疆冬小麦主栽品种对雪腐雪霉病抗性不强,目前尚无抗病品种。

(二)积雪覆盖期长,有利于雪腐、雪霉病的发生

北疆冬麦区积雪时间接近100天以上,覆雪时间长有利于发生。据 伊犁州 监测点调查,2018年11月1日至13日,伊犁河谷各地全面进入冬季模式,形成稳定积雪时间在11月中旬,降雪时间早于去年和历年。

2018年冬季至2019年春季积雪总量较历年和去年偏厚。 伊犁河谷 积雪厚度最大值为:新源县46cm、伊宁县44cm、尼勒克县37cm、伊宁市29cm、察县28cm、霍城县22cm、巩留县17cm; 塔城地区 2月13日调查,乌沙区域积雪厚度14-34厘米,塔城盆地积雪厚度25-50厘米; 昌吉州奇台县 监测点1月31日调查平原区积雪厚度为21cm,较上年同期厚5cm,较历年同期厚3cm。

(三)气温低降水量大,有利于雪腐、雪霉病的发生 

据新疆气象台发布信息,冬季以来,全疆大部气温偏低,降水量北疆大部偏多。降雪量大、气温偏低、融雪期长、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流行。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制定预案

各地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做好小麦雪腐、雪霉病及其他病虫害的定点调查、大田普查等工作。畅通信息通报渠道,明确专人,及时、准确地上报冬小麦情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小麦墒情、病虫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完善冬小麦病害防治预案,发现病点,立即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二)抓好防治适期,科学开展防治

各地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防控工作一线,积极推广破雪追肥施药技术,把防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把关键措施落到实处,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防控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