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援疆”助推盐察两地村社区深度融合

08.04.2016  16:37
  3月26日,江苏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正式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确立结对共建关系,这标志着江苏盐城首创的“小援疆”模式,在“一村一社区”工作中迈上新台阶。

  不久前,郭猛镇相关人员详细考察了孙扎齐镇的发展,并促成两镇达成结对共建意向。“我们正在制定两地结对交融的工作方案,包括旅游发展推介、文化深入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结对后,郭猛镇还将给我们提供人才资金技术全方位的支持,让孙扎齐镇迎来发展的春天。”孙扎齐镇党委书记刘华说。

  孙扎齐镇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令郭猛镇党委书记刘晓东非常高兴:“孙扎齐镇的万亩薰衣草非常壮观,我们想把孙扎齐镇的薰衣草带回郭猛镇,在我们那边建一个孙扎齐镇薰衣草主题公园,全面推介孙扎齐。

  前景美好、愿景喜人。郭猛镇和孙扎齐镇的结对共建,是江苏盐城市援疆工作“小援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

  2014年,盐城市在援疆工作中,提出整合市县乡三级资源力量“点对点”结对共建的“小援疆”模式。当年12月,盐察两地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村率先与盐城市郭猛镇杨侍村确定了结对帮扶关系。

  杨侍村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生态村,连续8年成为盐城的“农村经济排头村”,结对后重点帮扶孙扎齐村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突出打造的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已帮助许多群众圆了致富梦。

  “结对后的孙扎齐村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我们村的文化阵地广场建设,还是观光农业采摘基地等,都透露着杨侍村生态绿色旅游业发展的痕迹和文化元素。”孙扎齐村党支部书记陶俊民说。

  25岁的孙扎齐村维吾尔族农民艾克热木·艾买提江和妻子,是两村结对共建的受益者之一。去年8月,杨侍村策划建设了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将艾克热木·艾买提夫妻俩接到杨侍村专门做新疆美食,夫妻俩月收入达到13000元。两年来,孙扎齐村越来越多农民受益于结对共建,“亲戚、亲人”两个词也成为两地村民最大的认同。孙扎齐村和杨侍村的成功结对实践,为盐察两地深入援疆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和参考。从2014年至今的两年时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镇与盐城市郭猛镇的另外四个村也相继结对。四个村子根据自身特点,也都进行了深入密切交流合作和融入式共建发展。郭猛镇与孙扎齐镇全方位结对共建,是盐城创新开展“一村一社区”工作联系点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和跨越。 2016年,在“小援疆”脱贫攻坚工作中,两地进一步将这项工作延伸到了琼博拉乡、孙扎齐镇、切吉村以及果尔敏东社区等,建立起“小援疆”深度融合的“一乡一镇一村一社区”工作模式。

  两年来,盐城援疆工作组在开展“一村一社区”工作中,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687万元,组织各类人才培训1736人次,安排交流互访340多人次,帮扶贫困家庭273户,吸引各类援助物资价值近百万元……显著提高了联系点经济发展的内地动力和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了援疆工作从政府引导向社会参与的可喜转变。

  “今年,察布查尔县作为首批脱贫攻坚县,我们的‘小援疆’还要进一步深入密切进行下去,我们的想法是让察县的29个摘帽贫困村和盐城市的29个特色村进行重点结对,让310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盐城热心市民一对一结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点对点帮扶,助推自治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脱贫摘帽。”盐城援疆工作组组长刘源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