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传承非遗项目麦秆画

26.10.2016  06:31

本报讯选择一根麦秆,用小刀将其轻轻划开,再用电熨斗将划开的麦秆烫平,接着将其夹在书本里确保平整……在非遗项目传承活动中,高照实验学校邀请了辖区内的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李建伟,一步一步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有趣的麦秆画。

麦秆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因其制作材料是麦秆而得名,这是一种凝聚浓郁乡土气息的纯手工工艺品,利用自然资源麦秆经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十几道加工处理工序制作而成,同时根据麦秆本身的光泽、纹理和质感,根据图案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麦秆画的题材范围很广,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走兽、房屋建筑等都可以入画。高照实验学校地处城郊接合部,因地制宜地成立了麦秆画非遗传习小组,并邀请麦秆画手艺人作为校外辅导员。

到校传授麦秆画的老师李建伟曾荣获过“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嘉兴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他曾在自己家中把麦秆画制作技艺传授给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非遗护卫队”的大学生,这次又应邀向小学生传艺。当学生们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活中常见的被丢弃的麦秆在巧手艺人的手里能变成各种各样的精美作品。在李建伟的指导下,小学生们开始接触这一全新的艺术领域,有些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他们发现麦秆画和农民画不同,制作麦秆画时要全神贯注,不然,一不留神麦秆就报废了。此外,制作麦秆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足够的耐心,才能让一根根细小的麦秆化腐朽为神奇。

高照实验学校老师告诉记者,该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农村出生长大,田野里的麦秆是他们从小就熟悉的农作物,麦秆画对他们来说有亲切感。而那些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也对这项民间艺术充满好奇,因此学生们都愿意认真学习和传承麦秆画。

今年上半年以来,秀洲区一直在推行非遗项目传承进校园活动。经过前期评选,高照实验学校选择的麦秆画被列为非遗传习项目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进入了非遗传承项目决赛。除麦秆画外,该校师生也积极参加秀洲农民画传习人评选活动,例如美术教师陈寒英参加了家庭组评选,她平时酷爱画画,对秀洲农民画颇有研究,并成立了个人画室,不仅教学生们画画,也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普及秀洲农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