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分校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16.04.2015  13:36

        (记者陈彦仿李志刚)15日,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教育局局长姜龙与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长田征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这意味着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分校落户经开区(头屯河区),被命名为市126中。
          今年9月起将正式招生,开学先招4至6个班。学校共设48个班,可容纳学生2400余人,配套建设食堂和室内运动馆计划于2015年8月竣工。目前学校尚未划分学区。
          据了解,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已将师资准备好,确保过硬的师资体系,新招的老师先到本部培训,本部老师先到新校区上课,两个校区的老师相互流动,要传承实验小学本部的文化理念。
          15日,记者来到市126中校区,校区设在经开区(头屯河区)慈湖路,和市一中初中部共用一个校园,在学校的南面,是妇联幼儿园分园。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用田征的话说就是,这里形成了强强联合的教育办学高地。
          这里占地100亩,一栋“L”形教学楼,面积达1.5万平方米,目前为一期建设,共投入6425万;二期建设结束后,校园整体完工,总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1.2亿。届时,初中部计划招收36个班,全校学生总人数将达4000多人。二期建设时间取决于周边入住率。
          据了解,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前身是成立于1906年清朝末年的新疆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有109年办学历史,兼有普及小学教育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示范性实验小学。
          经开区(头屯河区)管委会主任、区长薛继海说,正是看重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办学历史,该区决定将新建的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阶段教育交由实验小学承办,今后双方将紧紧抓住办学条件、教师资源、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四个重点环节,着力创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继续阅读
          这里是学园更是乐园、家园
          市126中校区硬件“高大上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慈湖路,一栋主体是黄色,窗户是灰色的教学楼已然建成,这就是市126中。经开区(头屯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陈涛说,黄色和灰色代表着辉煌人生,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有好的未来。
        15日,记者来到市126中校区,教学楼已经建成,8月份食堂建成。说到学校建设,陈涛说,这所学校可谓“高大上”,安保措施达到全市所有学校顶配。
          大门设计上,一侧是值班室,另一侧是校园警务室。前门是液压升降柱,可以防30吨车辆撞击。学校还配备升降式卷帘门,可以有效预防火灾蔓延。学校围墙高2.8米,采用直径30厘米螺纹钢建成。设计时,考虑到师生安全无死角。
          建成后的学校包括教室、实验室、信息功能室、食堂、室内和室外两个运动场。每个教室按照国家规定最大面积建设,达到78平方米,而现有首府学校教室面积为71平方米。在教室中,每个学生有一个独立的书柜。学生可以把备用练习册、书本放入书柜,不用背回家,减轻了书包的重量。将教室和走廊设计的比现有教学楼要宽、大,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食堂设计时,考虑到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身高问题,对打饭窗口、洗碗池都做了人性化处理。
          学校室内运动场是一个大篮球场,还可变为四个羽毛球场。球场内设计了室内移动看台,推起来就是一堵墙,拉下来是座位,可容纳300多名学生。
          校园地形高差11米,最高海拔处864米,最低处853米,校园规划成错落的四个平台。
          学校紧邻大绿谷,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依托周边大绿谷的自然环境,将绿色、生态引入校园。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长田征说,设计时,就考虑到利用起校园每个角落,这100亩地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学园,还是他们的乐园和家园。学校已经将一面墙打造成了攀岩墙,尽可能创造好的机会,让他们多几个运动平台、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