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阜康工业展馆开馆侧记

25.05.2015  16:31

    天山网讯(通讯员刚立强 徐欢报道)一场新雨后,新疆阜康甘河子镇被蓝天丽日拥抱着,像一位精心梳妆后的少女,迎接心上人的到来。

    5月20日一大早,《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铿锵旋律就在镇区中心游园回响。挂着不同牌照的汽车从四面八方向小镇开来,操着天南地北各地口音的老人向这里涌来。

    脚步虽然蹒跚,眼眸已不再清澈,内心却依然火热。故人重逢,紧紧地握手,深深地相拥,回忆起当年创业的激情,多少人激动的泪花溢出了眼眶,多少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5·20我爱你,在这个网络情人节,数百位老产业工人故地重游,为的是见证一个历史时刻,圆一个青春梦想,向这片曾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土地深情地道一声:我爱你。

    没有震天的锣鼓,也没有喜庆的鞭炮。当红绸飘落,“阜康工业展馆”6个庄重的黑体大字映入眼帘时,500多位新老甘河子人,用挥舞的国旗向今天的发展致敬,用如雷般的掌声表达对一种精神的敬仰。

    老一代产业工人骄傲。上世纪60年代,他们在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等自治区领导的带领下,在这片戈壁滩上建起了一批事关新疆国计民生的企业,为新疆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让甘河子有了新疆工业“摇篮”和“小上海”的美誉。

    展馆里,在艰苦创业、历史记忆主题展厅,一件件简陋的劳动工具似乎余温犹在,那是他们战天斗地的见证;一张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让人感怀,那是他们青春燃烧的记忆。

    新一代甘河子人自豪。尽管经历了国企改革、重组的阵痛,尽管遭遇了下岗再就业的爬坡,继承着父辈创业精神的他们,硬是浴火重生,迎来了甘河子的涅槃。在辉煌成就和展望未来主题展厅,老工人们拍着年轻人的肩膀,频频点头。

    作为新疆首座工业展馆,阜康工业展馆的主题是“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展望未来”。来到这里,昔日的建设者可以重温那段火热的创业史,今天的继承人受到的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阿不都•热扎克,原天龙钢铁厂工人,199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展馆里,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工作照片,满脸自豪的回忆道:“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在前头,不要给甘河子人丢脸。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给甘河子人争了光!

    在展厅最醒目的位置,一幅油画再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瞬间,让很多参观者动容。

    1961年冬天,自治区党委将远在300公里之外的和静县大山深处一个牦牛场划拨给甘河子镇。白映复和维吾尔族工人伊力•伊明两位共产党员赶着牛群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封山,被围困在大山中整整22天。白映复不幸以身殉职,身体极度虚弱的伊力•伊明克服千难万险,将汉族兄弟的遗体和牦牛一起带到了甘河子,留下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展馆里只有600多件实物,200多张照片。展品虽然有限,背后的故事却很多很多。第一座高炉、第一炉钢水、第一块钢锭、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机床……每一个“第一”都蕴涵着一种精神;带头在工地上劳动的自治区党委第一任书记王恩茂、突击队里的小夫妻、高炉前的八姐妹……每一位人物都折射出一种时代的力量。

    这种精神让人感怀,这种力量催人奋进!

    参观结束,人们纷纷在留言本上写下心中的感怀。

    “父辈们我为你们自豪!”“甘河子人民了不起!”“天龙精神我们永远记住您……

    原天龙钢铁厂纪委副书记张伟成写下了一首藏头诗《甘河子美》,诗中写道:甘泉涓涓流,河谷绿悠悠,子孙齐奋斗,美景赛苏州。

    这首20年前创作的藏头诗中的意境是张伟成当年的梦想。走出展馆,登上高处,环视栋栋高楼、通衢大道、宁静的街心公园……这个古稀老人突然大声喊道:我的梦想实现了!

    这声音,传得很远很远……让人魂牵梦萦的甘河子啊,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