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30年的恩与情

10.04.2016  12:16

  

  马合日衣帕在给干妈王爱兰揉手按摩。

     马合日衣帕·巴依木汗是乌鲁木齐县托里中学的一名教师,现年45岁。生病住院十多天,更感受到了生命珍贵的她暗下决心,出院后要更好地照顾干妈王爱兰――她救命恩人的妻子。
        “你妈妈在后面走着呢,马上就来了。”4月9日,马合日衣帕来到碱泉街德林苑小区看干妈,刚到楼下,邻居就热心地提醒她。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王爱兰老人缓缓走来,马合日衣帕快步迎了上去。
        在王爱兰的家里,这对母女告诉记者,她们的缘分得从王爱兰老人的丈夫宋金才的一次见义勇为说起。
      见义勇为牵起两家情
      1977年夏天,在离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灯草沟村照壁山水库不远处的一条河旁,一名6岁的哈萨克族小姑娘正蹲在那里洗自己凉鞋上的泥巴,弯腰冲水时不慎滑进了湍急的河里。旁边是一同玩耍的小孩,没有一个大人。
      此时,一辆拉载着板房沟林场工人的卡车正好经过,看到眼前的一幕,工人宋金才毫不犹豫地下车跳进河里,拉住了正随河水漂流的小女孩。
      “我只记得当时看到有个叔叔来救我了,等我再睁开眼睛时,已经躺在家里的床上了。”马合日衣帕回忆道。
      王爱兰说,那天丈夫回到家时,全身湿透,问咋回事儿,丈夫只是说掉水里了。第二天林场开大会,她才知道丈夫救了当地牧民的孩子。
        “嘴上不说,但心疼呀,夏天山里的河水那么冰,那么急,还好两个人都好好的。”在王爱兰的眼中,丈夫虽然脾气大,但人特别好。
      从此,素不相识的两家人相识了。
        失联30余载后续亲情
      “爸爸从小就告诉我,宋叔叔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是我们一家人的恩人,以后一定要找到他。”马合日衣帕说,10岁那年,他们一家人举家从山里迁出来,定居在乌拉泊附近的化肥厂,两家人失联了。
        找到救命恩人,一直是马合日衣帕父亲的心愿,这也是30多年来,老人念叨最多的事儿。已经成家立业的马合日衣帕决定寻找救命恩人。
      马合日衣帕和父亲,凭着记忆去当年生活的地方找宋金才一家,可当年的景象已变样,原来的居民也搬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合日衣帕的父亲在市区办事,遇到了林场的老朋友,一打听才知道宋金才一家已经搬到了市区。“2007年的春节,女儿一家找到了我们,那个时候,老头子已经去世了。”王爱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多少年不见,当年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变成了老汉,脸蛋红扑扑的,小女孩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两家人互相望着,彼此眼睛都湿润了。
        知道恩人去世的消息,马合日衣帕大哭了一场。原本想找到恩人后,一定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他,可来得太晚了。
        “当时我就认了我干妈,宋叔叔已经走了,我要替他好好照顾干妈。”马合日衣帕说。
      两家人越走越亲
      时隔30年再次重逢,王爱兰坦言:“根本没想到。
        看到马合日衣帕一家出现时,她很感动,如果老头还活着,肯定特别高兴。“她真是个好姑娘,脾气好,人善良,也实诚。”王爱兰说,马合日衣帕说以后常来看她时,她并没放心上,没想到马合日衣帕说到做到,一有空就来陪自己说话,帮忙擦洗,还专门托人帮着买药。
      因为身体不便,王爱兰就叮嘱自己的3个孩子,逢年过节就去干女儿家看看,经常走动走动。
        “兄弟姐妹多了,以后都能有个照应。”王爱兰发现,9年多过去了,孩子们已经没有最初的陌生感,关系也越走越亲。
      马合日衣帕说,她不仅要和哥哥姐姐常走动,还要让孩子们也要一起玩、一起学习。“我相信我们能做到,亲戚就是这样,越走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