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八师、石河子市义务教育学校学区集团化办学模式

29.04.2015  13:56
  每逢招生季节,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进名校?家长们花那么大的代价为孩子择校究竟值不值?择校难,不仅是家长们的心头之痛,也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难题。

  如何缓解择校难的问题?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局长孙力军说“:应该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最大化和平民化。”

  通过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资源固化”观念,促使学区内学校资源共享、共建,形成新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再造,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集团化办学之路,是八师、石河子市针对择校难问题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

  4年多的探索实践,给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乃至当地教育带来了什么?问题的答案,就在孩子们、家长们的笑脸中……

  发端:择校难、择校热引发探索

  被逼出来的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师、市择校率已从4年前的30%下降到现在的5%。这一数据表明,家长们的择校意愿大幅度下降了。”孙力军说。

  那么,八师、石河子市是靠什么让家长的择校意愿下降的呢?靠的正是集团化办学。

  孙力军说,早在2005年,师、市就在全兵团率先出台了《关于调整中小学结构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指导意见》,先后撤并35所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将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102所整合为67所。2010年后,八师、石河子市开始通过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调整学校布局,师、市优质教育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如今,团场学校和市区学校的硬件都一样,团场学校也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塑胶运动场、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了各类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团场最好的楼房和设施都在学校,这是家长们公认的。”一四八团职工彭辉说。

  为了让孩子到好学校就读,家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家住石河子市区的胡文燕说“:为孩子选择学校,我看重的是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倒是次要的。”

  为了满足和胡文燕一样的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师、市决定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如何整合区域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强强联手、强弱扶持、优势互补’,如何使强校更强、弱校变强,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如何将‘人人有学上’变成‘人人上好学’等等。”孙力军说,以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被逼出来的。

  2010年,师、市被批准为兵团惟一一个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改革试点地区。2011年,师、市按照“相对就近、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抽选出了8所学校组建了4个学区,目的是“以强带弱、相互扶持、资源共享、突出特色”。

  成立学区后,带头的名校被称为总校,办学水平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被称为分校。以第一学区为例,该学区由总校石河子市第一小学,分校石河子市第十一小学、一四七团第一小学、一四九团第一小学组成。这一举措,通过名校、弱校捆绑结对、资源共享的形式,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形成了“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学区管理模式。

  “学区制订了明确的行动方案,确定了学区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同时,学区还制订了办公会议制度、挂职校长参与校务会制度以及骨干教师交流制度等作为补充。学区组建第一年,我们就选派了1名中层干部、8名骨干教师相互挂职。”时任第一学区区长、石河子市第一小学校长高立新说。

  一四九团职工杨坤说:“孩子上学之前,我也曾非常犹豫,是出钱把孩子送到市区的名校就读,还是让他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读?集团化办学将名校送到了家门口,孩子在团场学校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成绩不比择校的同学差。”集团化办学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优质平价的基础教育。

  探秘:优质资源何以“发扬光大

  人财物力一体化激发学校办学

  活力对于师、市的各所学校来说,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为了使集团化办学顺利实施,使弱校在名校的带领下也成为名校,师、市建立了完善、统一的学区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出台了学区集团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实行“学区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机制化、交流体验深入化、课堂同研内涵化、教育资源数字化”的统筹管理。

  4年多来,共有585名学区领导、教师进行了校际挂职交流“。通过学区内中层领导及教师的相互挂职交流,形成了学区管理、教师培训、教研等方面的统筹,有力推动了学校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八学区总校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刘刚说。

  除此之外,各学区还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制订统一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跨校师徒结对、组建学区大教研组等方式,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研网络,加快了弱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学区由石河子市第二小学、一四三团第四中学、一三四团小学、石总场小学、石河子市第七小学组成。在石河子市第二小学“新成长”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第二学区制订了“四步走”发展策略:管理稳步走,总校持续发展,分校稳步推进;道德教育健步走,总校深化传承,分校扎实跟进;教育科研快步走,总校引领研究,分校快步并行;文化建设缓步走,总校强化特色,分校探寻发展。

  在实现教师挂职交流的同时,第二学区还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交流机制,定期挑选学生到学区内其他学校学习交流,使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了新的学习、生活体验。

  “我们和团场学校的小伙伴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起学习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石河子市第二小学学生刘梓涵说。

  第四学区建立后,弱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一五二团学校学生家长陈启明说“:择校就是为了找个师资力量强的学校,现在建立学区了,办学体制变了,教师在学区里根据需要调配,教育质量提高了,家长也就没有必要为孩子择校了。”

  4年前,第一学区内30%以上的学生想尽各种办法择校读书,如今,学区内90%的学生都选择在本校就读。在适龄儿童总数减少的前提下,第五学区分校石河子第二十六中学2014年秋季入学人数反而同比增长9%。

  第一学区将“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补、文化共建”作为学区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三学区将“互助共赢—交流联动—捆绑整合—均衡发展”作为发展目标,让各所学校共同发展;第六学区将“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深化双语教学改革”作为共同愿景,扎实推进双语教学……目前,各所学校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每所学校都能成为独具特色的好学校,每所学校都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追问:如何走好集团化办学之路

  始终关注教育公平实现均衡发展

  “集团化办学是把一杯牛奶兑成几杯,结果牛奶被稀释了。”师、市推进集团化办学之初,曾有不少人对这一新型办学模式提出质疑。

  也正是因为如此,2012年,第二学区总校石河子第二小学教师董俊荣把自己的女儿转到团场学校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当时,董俊荣要到团场学校任教,所以也让孩子转学了。把自己的孩子从市区的优秀学校转到团场学校,大家都不理解她的做法。但董俊荣却说“:学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所有团场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集团化办学是在不改变原有所有权、不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下,使学区内所有学校获得伙伴学校校舍场地、设施设备、课程教师等教育资源使用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集团化办学有助于各所学校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此,优质教育资源不但不会被稀释,反而会增加。”师、市教育督导室主任刘文邦说。

  集团化办学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学区内的总校应该是名校。近年,师、市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2011年3月,首批8所学校组建成4个学区;2012年,学区增至6个,19所学校参与学区集团化管理;2013年 8月,学区增至 9个,按照学区集团化“捆绑—松绑—脱绑”的推进方式,已具备较强自主发展能力的石河子市第十一小学、一四三团花园小学顺利从学区内“脱绑”独立,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更是脱颖而出,完成了由第四学区分校到第八学区总校的转变;2014年3月,第10学区成立……“分校脱绑就像是一个特别的‘成人仪式’,在学区集团化管理模式下,这些学校取得了发展,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刘文邦介绍,截至2015年2月,师、市共组建11个学区,包含51所学校、5.5万名在校学生,88%的义务教育学校已纳入学区集团化管理。

  “2014年5月,经兵团教育局评估认定,师、市提前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完成率达166.7%。说到底,集团化办学不是合并学校,而是为了缩小校际差距,帮助每一所学校办得更好,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集团化办学盘活的是一局大棋,最后的落脚点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