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媒体人全方位报道勾勒大美新疆

31.01.2016  11:30
            30日,“十三冬”画上了完美句号。在过去的十天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04家媒体的1532名媒体工作者参加了“十三冬”的采访报道。
          各家媒体兵分两路,一路在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一路在阜康市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新媒体也是全方位立体报道,挖掘各式各样的“十三冬”新闻。
          “十三冬”也成为展示新疆60年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新疆用一流的体育设施、一流的接待服务、一流的交通网络,热情欢迎四海宾客。
          赛事报道精彩、温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现场速报、现场连线等形式,第一时间传递“十三冬”赛况。
          新华社APP推出的“丝路新语”栏目不仅包括精彩赛事,更注重运动员故事的讲述。1月26日,“丝路新语”――“破茧成蝶”讲述了新疆花滑小将余婷慧的故事。余婷慧在“十二冬”时,作为赛场捡娃娃的小冰童参与赛事,在此次“十三冬”,她和自己的偶像一起,代表家乡参加大赛,破茧成蝶。
          在赛事的报道方面,除了精彩的瞬间,更用心配以文字图片,让人赏心悦目,截止到30日上午,已有4万次的浏览量。
          “在赛程过半时,新华社通过新华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各渠道发布的‘十三冬’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超过1200条,社会面关注度很高。”新华社新疆分社副总编辑贺占军说。
          全方位立体报道
          对于此次全国性大赛,除了报道精彩的赛事,媒体也把目光投向了新疆的美食美景、新疆冰雪运动发展、古老民族文化与现代的交融……全方位展现出一个立体的新疆。
          20日的开幕式,掀起了“十三冬”新闻报道的第一个高潮。中央电视台共出动了400多人的团队报道开幕式,随后每天播放半小时《大美新疆》的专题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十三冬”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1月29日中国体育报刊发了《滑雪,请到新疆》,从新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雪上健身蓬勃开展、冬运盛会带热滑雪三个部分,介绍了新疆的冰雪资源。
          中国日报1月26日推出英文专版,全部为“十三冬”内容,为海外读者提供最新的冬运赛事,也介绍了新疆的冰雪资源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冰雪运动发展的状况。
          新疆除了丰富的冰雪资源,厚重的滑雪文化又为“十三冬”添上一笔人文色彩。
          在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采访时,看着一群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的哈萨克族青年脚踏毛皮滑雪板穿梭在雪海间,央视记者赵建彤激动地进行了体验式报道。
          一场竞技比赛的背后
          此次“十三冬”是中国冰雪运动史上特别的一届,从地缘角度上,这是冬运会首度走出东北,落户西北雪原,在时间角度上,这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举办的首届冬运会。
          媒体也把笔触延伸到了体育盛事的背后,关注到冬季运动与冬季旅游、健康生活、体育产业等方面。
          中国青年报1月25日报道的《中国冰雪运动终于走出东北》,从冬运会“两枝”独秀到满园春色、全民上冰雪才是发展动力两个方面,深度报道了新疆开展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项目的历史传统,这些项目是新疆冬季运动中实力最强的项目。
          1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魅力新疆”,刊发了《冰雪飞扬相约大美新疆》,从催热旅游带动经济飞跃发展、群策群力打造新疆特色名片等方面,介绍了场所建设到配套产业发展,报道称“十三冬”不仅推动了周边产品的衍生,也催热了新疆旅游,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
          新华社也刊发了《中国西北首办冰雪盛宴民族地区冰雪体育迎良机》、《“十三冬”带来丰厚就业红利》等稿件。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北冰南展西拓’的战略构想,通过办‘十三冬’,新疆也在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培养人才。这也是新疆发展冬季运动、促进体育事业新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黎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