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发改委认真做好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

05.11.2014  21:38

根据地区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安排,地区发改委对口帮扶单位由原来帮扶叶城县洛克乡康开其克村调整为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栏杆村。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委坚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设施,加快贫困乡村经济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全委之力,集全委之智,献全委之爱,真心实意抓帮扶,真抓实干促发展,通过大力开展项目资金带动、优势产业扶持和结对子帮扶,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赢得了对口帮扶乡村好评。现将第四轮对口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孜那甫乡基本情况

提孜那甫乡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县城以北5.6公里处,国道314线横贯全乡。全乡总面积2061平方公里,耕地6342亩,林地4400亩,天然草场30.6万亩。共529户3061人,劳动力1175人,贫困人口1544人,辖提孜那甫、栏杆、曲什曼三个村。全乡有1所小学,1个边防派出所,1个卫生院,2座清真寺,4名宗教人士。乡干部职工91人(乡机关32人,站所59人,工勤4人);下辖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个,乡机关、小学党支部各1个),党员195名,其中农牧民党员115名。有“三老人员”30名。 2013年,提孜那甫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93.5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65元,其中,一产总产值2511.86万元,人均纯收入4981元;二产总产值48.75万元,人均纯收入102元;三产总产值125.22万元,人均纯收入262元。

二、对口帮扶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对口帮扶组织基础。 地区发改委始终把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维护困难群体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充分做好对口帮扶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栏杆村工作,及时成立地区发改委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以工代赈办公室,为扎实有效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地区发改委将对口帮扶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 将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组和对口帮扶工作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在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栏杆村、曲什曼村开展工作,真正了解民情、实情,切实帮助解决对口帮扶乡、村贫困农牧民的实际困难。 二是 与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活动密切联系起来。为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活动,地区发改委党组坚持把开展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计划、同检查、同考核,与对口帮扶工作紧密联系,按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地区发改委副科级以上所有党员干部与提孜那甫乡、村农牧民、基层干部、宗教人士广泛开展“五个一”结对子活动。

(三) 项目资金扶持,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通过委领导多次带队实地调研,根据农牧民反映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难点、热点问题,我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主持专题会议,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发改委自身特点和部门优势,研究制定了《喀什地区发改委对口帮扶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项目规划表》。通过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为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争取项目16个,争取项目资金2539万元(2012年2个,项目资金341万元;2013年8个,项目资金1471万元;2014年6个,项目资金727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提孜那甫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难点、热点问题,为农牧民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 有机结合,帮扶与培养锻炼干部联系起来。 把定点扶贫工作和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在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中先后选派6位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干部,结合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长期驻点,与村民、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培养、锻炼了干部,也切实拉近了与村民、村干部感情,更便于为定点帮扶村村民、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办好实事。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共为乡村贫困群众捐款捐物2万余元。

(五)强化产业扶持,增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 围绕提孜那甫乡实施“旅游兴乡”战略,根据提孜那甫乡区位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等特点,依托肖贡巴哈尔节、引水节、播种节等节庆活动,支持、鼓励提孜那甫乡农牧民开展“农家乐、牧家乐”和“吃住在我家”等旅游服务业,建立“牧家乐演艺合作社”,增加提孜那甫乡农牧民收入,拓展农牧民致富新渠道。根据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实际,支持农牧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在地区发改委的努力跑办下,争取温室大棚建设项目2个,到位资金391万元。

(六)开展结对帮扶,增进相互情感交流。 根据提孜那甫乡特困、贫困、基本户情况,有针对性地把扶贫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开展结对帮扶,将帮扶重点放在对特困户、贫困户和未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家庭,通过资金、项目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了致富渠道。帮扶工作中注重对乡、村委会干部、优秀党员、团员和“四老” 人员等宣传教育。先后20余次利用在塔什库尔干县调研、检查工作、慰问的机会与塔什库尔干县沟通、提孜那甫乡衔接,走访群众、了解情况、询问困难,与提孜那甫乡、村干部、群众一起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提孜那甫乡经济社会发展。

三、对口帮扶取得的成效

通过第四轮对口帮扶,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生产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对口帮扶工作的开展,提孜那甫乡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从事生产的积极性进进一步提高。

(一)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根据干部、群众反映住房条件差,农业产量低,水利、交通、电力基础设施落后、生畜过冬难,生态脆弱等问题,解决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房65套,完善配套水、电、路、给排水、绿化、亮化设施,配套安装路灯49盏;改造低产田1500亩;建设防渗渠7.2公里;铺设道路26.5公里,新建桥涵18座及配套基础设施;解决106户牧民群众太阳能光伏发电问题;新建人工草场1座、暖圈50座;建设生态林1000亩。提孜那甫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提孜那甫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使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产业发展得到有效帮扶。 根据塔什库尔干县提出的围绕文化旅游、高原种植产业发展方向和在提孜那甫乡发展“三雪一玛”(即雪菊、雪鲀、雪鸡、玛卡)的思路,通过修建6座温室大棚及3座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帮助提孜那甫乡发展壮大高原种植产业,真正将 “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提高了提孜那甫乡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走访慰问拉近了距离。 为解决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农牧民实际生活困难,地区发改委先后5次对155户特困、贫困户及10名贫困学生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3.2万元,给特困户购买价值2万元的煤和面粉,8千元的食用油及面粉,为贫困学生购买1万元的毛毯、书包、食品等。通过常态化的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农牧民的情感距离,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宣传教育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发改委非常重视对口帮扶乡、村的维稳和宣教工作,委领导和各科室利用在塔县调研、扶贫帮困工作的机会,对提孜那甫乡、村委会干部、优秀团员和“四老” 人员等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党团建设、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等宣教活动,村委会干部职工、广大群众、“四老”人员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思发展、盼稳定、促和谐的意识深入人心。

(五)发改干部得到有效培养锻炼。 通过对口帮扶、“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活动培养锻炼了干部,提高了全委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对口帮扶重点

在今后的对口帮扶工作中,地区发改委对口帮扶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塔什库尔干县文化旅游、高原种植产业为支撑,依托提孜那甫乡自身优势,切实改善提孜那甫乡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完善帮扶制度,认真落实帮扶工作规划。 始终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工作部署要求的具体内容和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对口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提孜那甫乡第五轮对口帮扶规划和计划》,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到对口帮扶乡、村实地考察,调研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和帮扶效果,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协调落实帮扶措施。委各科室要从各自业务出发,从多方面扶持定点扶贫乡、村,定期对定点扶贫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每季度对帮扶工作进行一次小结、半年一次讲评、年终进行总结,将帮扶工作纳入委内部年度目标考评。

(二)加大项目资金帮扶,办实事好事解决难事。 继续加大对提孜那甫乡项目资金安排力度,根据《提孜那甫乡第五轮对口帮扶规划和计划》,委各科室要积极协调塔县发改委和有关部门做好扶贫乡村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提孜那甫乡办实事好事解决难事,切实提高提孜那甫乡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优势产业支持,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支持上,帮助基层干部理顺发展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农牧民自主扶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鼓励特困、贫困户与企业开展订单种植和观光农业种植,大力推广发展玛卡、雪菊等特色经济作物,促进农牧民增收。鼓励支持提孜那甫乡农牧民在安居富民小区开展“农家乐、牧家乐”和“吃住在我家”等旅游服务业,健全完善“牧家乐演艺合作社”。

(四)调动干部职工力量,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继续对扶贫乡、村贫困人口实行委领导、科室包干帮扶,广泛发动发改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钱捐物,在传统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特困群众、老人、学生,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农牧民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来源:喀什地区发改委

原文地址: http://ksdrc.kashi.gov.cn/msjs/2014-10-3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