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水磨迎客来

02.03.2015  13:32

       去年水磨沟区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泠泠。200多年前,纪晓岚在此留诗,一汪清泉,古旧磨坊,旋转的水车曾让许多文人赋诗盛赞,也是今天水磨沟区名字的由来和标志。
          如今,水磨沟区实施“一河两翼”发展战略,即以水磨河为轴线,以会展经济和旅游经济为“两翼”,制定水磨沟区的发展路线。
          依托历史人文、自然风景、田园风光,水磨沟区相继推出健身步道徒步游、户外休闲骑行游、万亩花海观光游、冰雪温泉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成为首府近郊最受欢迎的旅游区之一。
          2014年度,水磨沟区共接待游客600.84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907亿元。
          风情水磨  四季如画
          新疆的旅游经济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时节多进入“休眠”状态。为均衡发展辖区旅游经济,水磨沟区充分利用水磨河沿岸旅游资源,推出“乐享水磨沟?四季风情游”的方案。
          春季到新疆首条国家级登山步道踏春赏蝶,扎营于青山蝶影间;夏季石人沟生态旅游区骑马看万亩花海,嗅薰衣草花香;秋季骑行东部三村,感受泉眼和瀑布的喧闹声,品味农家乐美食;冬季雪莲山滑雪,维斯特泡温泉,水磨河畔戏雪……
          水磨沟区旅游质量监督所所长莱丽说:“冬季,游客可滑雪后泡温泉,也可去水墨天山登山徒步,若不爱运动,那去水磨沟公园赏雪,闹春最好不过。
          此时,正是公园热闹之时,温泉水下各色鱼儿悠游自在,摇曳的水草如丝飘动,河边仿古寺庙雾中飘渺。佳节在即,河岸挂满红灯笼,河上亦有各类造型花灯。
          正月里,元宵灯会将至,水磨沟区文体旅游局将邀市民看大戏,猜灯谜,放河灯,赏年俗。
          手机网络中的水磨文化
          水磨沟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六山一河(清泉山、虹桥山、温泉山、水塔山、雪莲山、红山和水磨河)自然生态资源,还有“泉、磨、寺、史”等历史文化资源。
          在众人游玩间称赞水磨河上风景好时,关于水磨河的故事仍在流传。
          水磨沟的传说和由来,结缘水磨沟的诗人及历史典故,水磨沟区各景点文化内涵……被尘封的传奇故事及百年水磨文化在信息网络中焕发魅力,让更多游客了解水磨沟,感受水磨情,传播水磨史,消费水磨景。
          2014年水磨沟区借助电子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打造水磨沟数字化旅游景区,开通水磨沟区文体旅游局微官网,将文化旅游资源在手机应用平台免费推广。
          水磨沟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冯屏说,以“水磨沟区旅游微官网”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还重点开发了智慧旅游定位服务系统。对旅游信息、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商品及相关新闻信息实时更新,不断增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现在,想知道水磨沟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特色餐饮,动动手指便知晓。
          旅游经济背后的民生改善
          发展旅游经济,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最终的受益者则是靠山吃山的村民农户。
          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村民也收获了实惠,首先是东部三村的168家农家乐。
          “农家乐”项目不断兴起逐步规范,水磨沟区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使乡村旅游环境也越来越完善。
          为尽快发展旅游产业链,水磨沟区在提高“农家乐”管理和经营方面下了大功夫。
          近年来,水磨沟区派专人深入各经营户当中,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消防安全检查,进行菜品创新和厨艺培训,引导“农家乐”规范发展,提升规模和档次,并对优秀农家乐进行评星推荐,给予万元奖励,打造精品农家乐。
          每年开展的专项培训最受村民欢迎。“现在的顾客要求越来越高,只顾着抄袭,不学习创新是不行的。”经营农家乐六年的石人子沟村村民董桂芳说,“听了课,农家乐装饰摆设、乡村文化打造、经营户管理等很多细节,我们都存在问题,要想生意做长久,必须学习。
          从容纳40人的蒙古包到如今容纳百人的度假村,董桂芳的生意越做越大,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董桂芳说,现在环境好,只要人踏实,靠这青山绿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