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未雨绸缪促工业经济升级

05.08.2016  13:37

      “今年1-6月,奇台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9亿元,实现增加值8.4亿元,同比增长35.2%。”8月4日,奇台县委书记李新光说,今年上半年,全县按照一年工作两年谋的办法,靠前决策,未雨绸缪,在经济下行压力释放之前,积极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使全县工业经济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发展。

          变依托,工业经济被优化奇台县煤炭资源丰富,准东地区五个矿区有三个都在奇台县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奇台县工业经济发展绕不开的地带,很长一段时间,准东地区的煤炭加工业一直是奇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用好准东的煤炭资源,实现煤炭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奇台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准东地区煤炭开采业日趋完善,煤电煤化工产业等深加工产业也相继布局完成,这对于奇台县来说是个好消息,奇台县可以通过准东地区煤炭产业提档升级获得更多经济红利,但这也是个坏消息,准东地区的煤炭产业如果遭遇市场波动,奇台县工业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对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去年奇台县拿出的决策是:依托准东而不依赖准东。一字之差,就可以看出奇台县对煤炭产业布局的先见之明。     “找到准东煤炭加工业的短板,在奇台县布局煤炭精细化加工,实现差异化竞争。”奇台县经信委副主任张毅说,为了充分利用好奇台县内的煤炭资源,同时避免准东地区煤炭工业波动对奇台县造成的影响,该县正在布局一条与准东地区形成差异的煤炭加工产业链,将煤炭精深加工成为聚四氢呋喃和1、4丁二醇,这两个产品可以向下游延伸加工成服装及特种工程塑料,附加值大幅提高。     据统计,经过近两年的推动,奇台县走差异化道路布局的两个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在今年上半年爆发出了强大的增长动力,拉动工业增长约16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60%。     降成本,石材企业广受益除了煤电煤化工产业,奇台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石材加工产业。奇台县花岗岩石材年产量超2000万平方米,占全疆花岗岩石材产量的50%。去年,奇台县为了减轻经济下行压力对石材产业造成的冲击,开始着手布局石材初加工生产基地。     这个石材初加工生产基地与传统石材产业园区不同,它设立在石材矿区,企业可以将采集到的石材荒料在矿山附近就地进行初加工,废料直接用回填等办法就地处理,既减少了来回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经营成本。     奇台县和顺达石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奇林说,企业生产石材过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原料是废料,原来要将原料从矿山运输到县城加工,再把废料运出县城处理,来回运输成本很高,现在在矿山就地就近进行初加工,使企业生产成本下降约10%,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在为石材产业降成本的同时,奇台县还鼓励县域内政府投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生产的石材、水泥等建材,为生产企业减轻销售压力。张毅介绍,今年上半年,奇台县各类项目建设中,累计采购了5.2亿元的本地水泥、石材等建材产品,占全部工业产品销售额的15%左右,为本地企业减轻了销售压力。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奇台县12个异型石材加工、超薄板加工、废料综合利用等技改、技术创新项目全面启动,这些项目将引导企业向高端化市场发展,实现由“建筑材料”向“装饰材料”的转变,实现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深布局,现代农业产业群奇台除了煤炭资源丰富外,还是全区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县,奇台县粮食及粮食深加工产业,是奇台县多年来隐藏着的一块富矿,如今它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次的重视,不再是过去把更多的小麦变成更多的面粉,而是整个小麦产业的提质增效。     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是奇台县当地一家从事面粉加工的生产企业,今天企业生产的产品和过去一样,都是面粉,但是这面粉的品质却大不相同。该公司董事长张新文介绍,目前企业在小麦深加工领域与区内多所大学开展了合作研究,生产出了配方面粉、富硒面粉等多种专用面粉,以下游加工带动上游农业生产环节的创新,产学研一体的全新小麦加工方式正在形成。     华麦新粮的变化是奇台县粮食加工产业的缩影。张毅介绍,今年以来,奇台县编制了《奇台县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入统”帮扶实施方案》,将重点培育的金都面粉、华麦新粮、鑫丰源食品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纳入“上规入统”帮扶范畴,建立精准帮办服务机制和问题挂号解决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生产运营、融资贷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在强有力的政策护航下,今年上半年,奇台县华麦新粮、雪麦食品等5家企业全面建成投产,西域红、科瑞达清真食品等16个项目全面开复工建设,一批立足奇台农产品优势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半年的时间内创造了3.9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奇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李新光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不再局限于“满足饮食”初级层面,奇台县将进一步把握现代农业“绿色、特色、品牌”的核心内涵,围绕农业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面,发展布局现代农业产业群,为奇台县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短评提前谋划,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     □本报记者刘毅     奇台县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特点。一方面,历史上,当地煤炭工业对该县的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去年以来,奇台县在已有的煤炭工业基础上,变依附为依托,与准东老煤炭工业模式形成差异化发展,增强了当地工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在去产能的背景下,水泥、石材等建材价格走低,奇台县捕捉到其中的发展机遇,鼓励当地在建项目优先采购本县生产的建材,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扩宽了本地企业产品销售渠道,还为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新常态下,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自然不会一成不变,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也日益迫切。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善于把握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机遇,创新思路、创新手段,提前做出决策部署上的调整,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找到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     新的经济结构和新的发展动力对当前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全疆来说,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以改革增信心,以创新增活力,至关重要。     奇台县立足自身优势,在做优传统煤炭工业的同时,提前谋划布局其他产业发展,及时推进石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未来市场需求为基础,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向产业链高端掘进,有着很好的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