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科技兴种 注入“强壮基因”

02.09.2014  18:14

  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林果良种补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首开全国系统开展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的先河。

  2012年,新疆呼图壁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成为全国第四家、西北第一家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

  2009年至2013年,新疆财政共投入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5150万元。

  为何新疆对林木良种化建设看得如此之重?答案就是,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新疆要赢在生态战役的起跑线上,为山川秀美、绿洲常在注入“强壮基因”。

  奠定基础 先摸家底

  201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林木种苗良种化水平,到2020年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由此可见,林木良种化建设是林木种苗建设工作的主线和灵魂。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新疆,从2009年起,就已开启了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的探索。

  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为了发挥林木种质资源优势,为林木良种选育提供优良的育种材料,新疆启动全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工作。目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和胡杨专项种质资源调查已完成外业调查,正在进行内业整理。除了做到家底“心中有数”,2011年以来,新疆引进了榛子、核桃、红枣、樱桃、葡萄等120多个新品种,并计划在今年开展林木遗传育种研究。

  新疆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站长崔卫东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和绿化美化新疆大地的进程中,不论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还是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都离不开林木种苗的快速发展和有力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有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种苗供应。

  目前,新疆审(认)定林木良种达245个,其中审定185个品种,认定60个品种,丰富了新疆的良种品种(系),增加了良种数量,为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助推进程 补贴先行

  2013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超过380亿元。新疆特色林果业能有今日成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林木良种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随着新疆林果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良种在林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全国还未有先例的决定,即正式启动特色林果良种补贴试点工作。自此,新疆成为全国系统开展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的第一省(自治区)。随后,新疆再接再厉,于2010年将补贴范围由特色林果树种扩大至生态树种。

  为了增强良种补贴工作的“执行力”,自治区林业厅编印了《自治区特色林果良种补贴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重新制订了《自治区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自治区林木良种补贴检查验收办法》。2009年至2013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面积达34.1万亩,14个地、州(市)中有13个开展补贴试点工作,基本做到了补贴试点“全覆盖”。

  2010年,新疆成为国家林木良种补贴首批试点省区之一,到2013年,新疆共承担8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和2.24亿株苗木培育补贴试点任务,安排下达补贴资金6140万元。

  引导示范 全面建设

  在2013年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上,签约额达到24.9亿元——这是新疆林木种苗产业的一次自我诠释,也是对良种生产的成功宣传。这些成绩的背后,则是新疆在健全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工作中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新疆全面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完善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目前,新疆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建设林木种子生产基地为骨干、非基地生产为补充的林木种子生产体系,建立了地州自主调剂与自治区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林木种子供应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2013年,新疆确定了首批11处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安排了440万元资金扶持保障性苗圃建设,紧随其后,又确定第二批10处保障性苗圃。随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如火如荼的建设,新疆林木种苗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农也享受到了其中的红利。

  林木种苗产业的蓬勃兴起,让新疆林业人看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目前,自治区林业厅正在积极打造种苗花卉产业体系框架,努力使其成为继特色林果业之后又一经济增长点。

  新疆未来的林木种苗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作者:李娜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