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旅游惠民工程扬帆远航

15.12.2014  17:15

  无论是改革创新,还是项目推进,新疆始终把旅游惠民工程放在优先位置,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良好氛围。12月12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了解到,“大美新疆”旅游惠民工程扬帆远航,旅游惠民深得民心。

   美与富,生活多彩

  从乌鲁木齐市区开车驶往乌鲁木齐县南山景区,行驶到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方家庄子村附近,不时会出现一座座农家小楼,多为白墙红瓦,处处是景。近200家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产业对地方财政贡献非同小可,从生态立县的决策,到“中国美丽乡村”构想的提出,再到“大乡村旅游”的升级,乌鲁木齐县在这条美丽之路上起步、奔跑。

  “我这儿一年起码有一万多名客人,赚个二三十万元没啥问题。”方家庄子村经营农家乐的马军说。方家庄子村距乌鲁木齐市30多公里,马军几年前,从3间房起步经营农家乐,而今已拥有10多间客房。今年冬季他还有一个时髦的计划和想法,准备带上老人和孩子,到海南等地去旅游和疗养。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少数,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从事旅游业的张彤,已在今年10月底就带着家人去了海南旅游。

  这只是新疆旅游富民的一个缩影,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但最终的指向都是“富民”,新疆人已尝到了旅游发展的甜头。

   主与客,共享幸福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在空间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利用上会有冲突,因此两者协调很重要。为此,新疆确立了游客与居民利益共享的理念,既让游客满意,又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将“主客共享”目标逐步落实。

  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等陆续实施了免门票政策,将乌鲁木齐市的居民幸福指数步步推高。与此同时,一大批河道、街区、古巷、名宅等实现了保护与修复,经过改造,成了休闲集聚区。

  其它地州市也是如此,今年5月19日是第4个中国旅游日期间,全疆各地纷纷出台本地人游本地景区免费或优惠的政策,算算账,仅全疆的8个国家5A级景区门票年收入就会减少约1000万元,然而这份民生大单,将有力推动新疆旅游业转型,拉动家门口的内需,跳出传统的“门票经济”,打造一条更长的以“吃、住、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链。

  此外,除了推进更多公益性景区免费开放,完善面向居民的旅游景区年卡制度,建立覆盖全疆的优惠年卡制度、畅通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投诉一体化机制等,新疆还有一系列的旅游惠民工程值得关注。

   融与兴,密切交织

  去昌吉州采摘鲜果蔬,看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到伊犁州体验“人在画中飞”的滑翔之旅……对新疆而言,旅游业早已不是一项简单的产业,而是事关区域发展的综合功能产业。

  旅游与工业联姻,诞生了多家自治区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肖尔布拉克酒业集团实现了酒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对接;新疆华春毛纺有限公司成为新疆唯一的国家3A级旅游示范工业园;与农业交融,今年全疆各地都出现了果蔬采摘园;与体育并行,延伸出2000公里通达城乡的绿道;与渔业结盟,接待了1000多万名游客;与文化互动,精品线路、优秀项目更是不胜枚举。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后,大批休闲农庄建起来,生意一年好过一年,镇上的特色农产品依托旅游也找到了商机。”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大有镇农庄老板张青说。

  “稀有资源都会因开采而枯竭,可可托海景区里的三号矿坑变为旅游资源才是永恒的宝藏。现在将一车车游客送到矿洞参观,经济收益越来越好。”开发可可托海景区的新疆远方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这些声音,是对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肯定,亦是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认可。旅游带百业,旅游兴百业。新疆旅游业谋求的不仅是带了多少客人、有多少收入,而是让一切都与旅游业密切交织,为一方水土兴荣带来更多机遇,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贾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