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为民办100件实事是最好的“大礼包”

05.01.2015  14:05
            2015年,民生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强调。 

  “从小处着眼,更能贴近百姓需求。”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伊力哈木·沙比尔进一步细化2015年民生实事的内容,表示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将资金都运用于百姓的实际需要上。 

  在笔者看来,民生工作依然是2015年的工作重点,并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还要办100件实事,这是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2015年送给市民的第一个“大礼包”,让人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从2011年12个方面100件民生实事,到2014年10个方面的100件民生实事,乌鲁木齐为民办百件实事已成为传统。小到市民“菜篮子”,大到城市“蓝天工程”,一项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程让乌鲁木齐民生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正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这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2015年,乌鲁木齐市继续为民办100件实事:建成BRT6号线,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将方便市民出行;扩大蔬菜直销点的肉品供应范围,扩大肉菜储备和投放,可以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1500套,棚户区改造6000套,则能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一系列新的社会调整与改革措施将继续围绕民生展开、推进,让城乡居民生活舒心,健康幸福,享有尊严,使我们从中深刻地感悟到: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不遗余力地为让群众日子过得顺心一些、舒心一点,不仅是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在全疆率先实现小康的内在要求。 

  如此说来,改善民生,既要注重抓大事,更要注重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把一件件小事办好;既要注重普遍惠及民众,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更要注重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近年来,乌市在持续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每年都要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百件实事,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当前,乌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化,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所以,2015年继续为民办100件实事,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