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多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

10.08.2015  12:52

    新疆日报讯(记者师巧梅报道)“放了十几年羊,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在这么美的地方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近日,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也拉曼村牧民叶尔波力·赛哈巴提站在自家小院无比幸福地对记者说。

    的确,夏日的也拉曼村,欧式建筑与柏油马路交相辉映,人畜分离的一座座青瓦红墙独门小院干净整洁,错落有致,不远处的也拉曼水库波光粼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水墨画。

    因为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2013年10月,叶尔波力他们一家四口搬进了100平方米的牧民定居房。三室两厅,厨房、卫生间、上下水全部都有了;孩子上学难、大人看病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叶尔波力的幸福生活,是新疆20多万户定居牧民的一个缩影。自治区畜牧厅提供的数字表明:2010年开始,新疆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通过“分散定居、插花定居、村落式定居、异地搬迁定居”等多种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牧民定居建设,截至2014年末,新疆累计实现游牧民定居21.7万户,按照2008年底新疆27.56万户的游牧民户数静态测算,定居率达78.7%。

    仅2010年以来,定居兴牧工程就使8.97万户游牧民过上定居日子。自治区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又为2.5万户牧民定居提供了水源保障。

    因为受制于水,新疆畜牧业一直无法摆脱“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模式,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为探索畜牧业发展之路,新疆在各地实施了牧民定居工程。但还是因为水,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仅实现牧民定居10.65万户,占新疆牧户总数的37%,仍有60%以上牧民未能实现定居。

    2010年6月,针对牧民定居难症结问题,新疆毅然启动“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自治区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拉开大幕。2010年至2013年,总投资32.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3亿元,企业无偿援助6.83亿元,自治区财政垫付4.02亿元,地县市自筹9.7亿元。在2011年9项骨干水源工程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并下闸蓄水的基础上,2012年至2013年加快建设其余18项工程并全部建成,同时完成配套骨干工程,为2.5万户定居牧民提供了水源保障,控制灌溉面积242.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0.95万亩,新增人工饲草料基地98.82万亩。

    与此同时,定居兴牧工程大踏步推进,2011年至2014年,共投资99.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20.06亿元,自治区财政安排7.97亿元,其余通过地县配套、对口援疆省市支持等方式解决,完成8.97万户游牧民定居任务,每户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80平方米,畜圈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数据:

    截至2014年末,新疆累计实现游牧民定居21.7万户,按照2008年底新疆27.56万户的游牧民户数静态测算,定居率达78.7%

    2010年定居兴牧工程启动。2011年至2014年,共投资99.2亿元,完成8.97万户游牧民定居任务

    自治区建设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总投资32.5亿元,为2.5万户牧民定居提供了水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