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眼里的新疆

02.09.2014  16:17
  

 

马毅在和客户交谈

  乌鲁木齐的边疆宾馆、商贸城等国家二类口岸,是外商认识新疆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而“4·30”、“5·22”两起暴恐案件的相继发生,让新疆的安全稳定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聪瓦:来新疆有走亲戚的亲切感

  今年40岁的哈萨克斯坦客商聪瓦说,他已经在新疆做生意11年了。

  聪瓦的老家在伊宁市东梁坡附近一个叫“切台康子”的小村子,他的爷爷上世纪六十年代带着家人去了哈萨克斯坦,并定居阿拉木图。

  “虽然我们在外上学、工作,说俄语、哈萨克语,但在家里必须说汉语,爷爷教育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中国。”聪瓦说。

  这种语言优势,为他在中国做生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聪瓦的朋友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有时闲了,他就约上朋友去吃烤肉或喝杯咖啡。

  “我还没遇到过什么坏人,这里比哈萨克斯坦还安全。”聪瓦说,他们和伊犁的亲戚一直都有往来,每次来新疆都有走亲戚一样的亲切感,“只有过境签证的时候,才发现是出国。

  一周前,聪瓦接到一位在哈萨克斯坦的朋友的电话,问他新疆是否安全。他在电话中笑着回答:“我在新疆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会不安全呢?

  “你们尽管放心来乌鲁木齐,这里安全得很。”聪瓦说,很多客户知道他还在乌鲁木齐做生意,就不担心安全问题了。

   马毅:新疆是我的故乡

  27岁的吉尔吉斯斯坦客商依斯马义祖籍也在伊犁,中文名叫马毅,他身材高大,看起来更像是老外。

  2008年来中国学汉语之前,马毅不会说汉语。马毅先后在乌鲁木齐和西安学习汉语,之后留在乌鲁木齐,在边疆宾馆跟着亲戚做生意。

  马毅的妻子两年前在吉尔吉斯斯坦开了一家淘宝网店,很受欢迎。如今,他在乌鲁木齐除了打理家族生意,还负责给妻子的淘宝店进货发货。

  在生意淡季时,马毅会抽空回伊犁老家走亲戚。他喜欢吃伊犁的汤饭,喜欢伊犁湿润的气候。

  家人得知乌鲁木齐发生暴恐案件后,担心马毅的安全。他解释:“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几个闹事的坏人早就被抓住了,唯一的变化就是检查严了。

  “新疆是我的故乡。”马毅说,身在新疆的他,有责任和义务把新疆的真实情况告诉客户。

   娜佳:与新疆结缘,以后常来

  40岁的娜佳第一次来新疆,她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多姆斯克市。6月2日,娜佳参加新疆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来到乌鲁木齐,成员都是俄罗斯商人。

  在乌鲁木齐的四天购物之旅,逛商贸城、华凌,她为自己即将开业的美容美发店采购了仪器设备和用品。

  她说,来之前就听说乌鲁木齐发生了暴恐案件,但并没有吓住她,因为在俄罗斯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

  娜佳从事美容美发行业已经有18年了,前两年因为当地经济不景气,她的店关门了。这次重新开张,之所以选择来新疆采购,是因为乌鲁木齐作为国际化的大城市,引领着时尚和潮流,而且物美价廉。

  娜佳说,四天来,她并没有看到此前听说的不稳定,而是看到了这里的人们都在忙碌而有序地生活着。

  “这次新疆之行是我的希望之旅,这次与新疆结缘,以后会经常来。”娜佳说。

  边疆宾馆客房部党总支书记孙群介绍,在边疆宾馆常住的中亚国家客商中,很大一部分是像聪瓦、马毅这样的客商,他们因为语言优势和对新疆的特殊情感,在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同时,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客商之间的经贸往来架起了便捷的桥梁,通过他们,也把一个繁荣稳定的新疆形象宣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