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要避免五个误区

25.06.2015  19:01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王新报道)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机会只有一次,因此这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近日,本报特邀请专家对进行志愿填报时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让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误区一:脱离实际,家长包办

    虽然现在有不少孩子成熟早、独立意识强,但由家长代替、包办选择高考志愿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家长作风的沿袭,家长认为高考志愿这样的大事必须要由 “大人”作出决断;另一方面,他们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发展,听不进去甚至不听孩子的意见,全凭自己对专业的感觉和职业的好恶,来选择孩子的志愿。

    家长包办的弊端,姑且不说由于个人认识的不全面而可能造成志愿填报的重大失误,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孩子作为高考这一行为主体的作用,很可能使孩子的兴趣与志愿背离。高考毕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只要负责帮助考生收集信息和提供意见即可,最后的选择应由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决定。

    误区二:盲目从众,名校情结

    听见什么“”就追捧什么,看什么好就报什么,全然不顾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条件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这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盲目从众型考生的典型特点。

    其结果,一是形成志愿填报的扎堆现象,减少录取的机率;二是即使上了大学,也由于所学专业与自己本身的从业指向甚至爱好相差甚远,从而追悔莫及。

    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位置的考生来说,避开“热门”专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反而会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不可否认,名牌大学无论在办学硬件上还是办学软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又有能力考上,应该鼓励考生去追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却完全从“名牌”出发,不考虑专业因素,这是极不明智的。因此,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使自己既有兴趣又学有所长,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三:受世俗偏见的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农、林、地、矿、油”等类院校和专业缺乏全面认识,存在某些偏见,使考生不愿意报考这类院校,尽管国家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类院校的考生实行加分优惠政策,进入学校学习后还有专业奖学金等照顾政策,但报考农林类院校和专业的人数远不如其他所谓“热门”院校和专业多。其实,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报考“冷门”专业远比报考“热门”专业更能抢占先机。因此,选择一所学校的特色、“王牌”专业,而不是盲目追捧“热门”,才是四年之后的就业“通行证”。

    误区四:选专业倾向“热门

    许多考生和家长特别重视专业的“前景”,所以“热门”和“冷门”专业也应运而生。

    其实,专业本身并无“”、“”之分,因为专业都是为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有的是长线专业,比如基础学科类;有的属短线专业,比如应用学科类。一般来说,社会对长线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因此长线专业更具有生命力。

    但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在一定阶段对某方面的人才形成强烈需求。所谓专业的“”与“”,正是由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所决定的。因此,专业的“”与“”,在不同的时期是可以转换的,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而不要盲目跟风。

    误区五:有钱才能上大学

    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报考外地或大城市的学校以节省开支;有的考生甚至打算放弃升学的机会;有的考生迫于经济压力,扭曲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志向,以收费低廉为标准,报考自己不中意的学校。实际上,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样能上大学,成绩优秀的考生同样可以上重点高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完成学业。许多高校运用“贷、奖、借、勤、助、补”等资助手段,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