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启动分类垃圾试点 538户居民领到分类垃圾桶

15.09.2014  11:32

      新疆日报网讯 (张冬梅)“淡蓝色垃圾桶装厨余垃圾,粉色垃圾桶装其他垃圾,以后家里的垃圾不能再混装了,要分类!”9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水区红山东路亿和兴苑小区,领到两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后,居民葛军元和邻居们确认着。

      9月13日,乌鲁木齐市红山东路亿和兴苑小区,工作人员通过遥控操作,将垃圾箱从智能分类垃圾房内移出。智能分类垃圾房造价10万元,该垃圾房由16个垃圾箱组成,垃圾房内有干粉灭火装置和消毒设施。马元摄

  当天,乌鲁木齐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联合水区市政市容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在亿和兴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向小区538户居民发放了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这也标志着首府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正式启动。

  除了发放分类垃圾桶外,该小区已配置了智能分类垃圾房和可回收垃圾收集桶。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智能分类垃圾房有3个投放窗口,分别对应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三类垃圾仓。

  “每个垃圾仓内的垃圾堆满以后,都会通过短信的形式,通知垃圾房管理人员和对应的垃圾运输车辆驾驶员前来清运。”乌鲁木齐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卫运行监管中心主任邹猛介绍说,厨余垃圾将被送往餐厨垃圾处理厂,可回收垃圾进入废品收购站,其他垃圾则会被送到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

  据了解,包括亿和兴苑小区在内,乌鲁木齐共有4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地点,其余3个分别为天山区幸福路天福花园小区、沙区新农大家属院一区、高新区(新市区)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试点涉及3个小区共1100多户居民以及一所学校2300多名师生。

  目前,另外3个试点的智能垃圾房已经配置到位,随后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向居民发放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

  乌鲁木齐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李涛介绍说,今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小区将扩展至30个,由各区县负责实施,计划年底前将智能垃圾房等设施配置到位。

  据介绍,乌鲁木齐现有人口360万,日产垃圾3000余吨。早在2003年,天山区曾在个别小区试行过垃圾分类,但试行一个月,效果不太理想。

  去年,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乌鲁木齐市120件民生实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计划投资750万元。

  □继续阅读

  居民大多不知咋分类习惯各类垃圾一袋装

  每天早上,家住亿和兴苑小区的居民赵增凤都会收集客厅、卫生间、厨房的垃圾,然后大概分类后扔进小区垃圾桶。

  “我以前听说过垃圾分类,但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分,所以都是大概将厨房垃圾装一袋,客厅和卫生间垃圾装一袋。”赵增凤说。

  在采访中,和赵增凤一样,曾经看过电视、报纸上宣传的“垃圾分类”,但是没有实际操作的居民大有人在,普遍原因是具体不知道该如何分类,还有些居民嫌太麻烦,习惯了所有垃圾一袋装。

  也有居民认为,就算在家把垃圾分类,然后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但是垃圾车拉运的时候,还要混到一起处理。“以前看到来小区运垃圾的车都是同一辆,不管是什么垃圾都被装进车斗里,分类也没有意义。”居民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