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从源头做起 西安启动首个城市垃圾分类项目

16.05.2016  21:29

  本报讯 陕西省西安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近日在浐灞生态区正式启动,将与瑞典于默奥市政府合作首次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倡导社区居民从源头垃圾分类做起。

  记者了解到,此次浐灞生态区垃圾分类试点引入了“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传统废品回收渠道,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核心,打造“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公益平台。项目鼓励社区居民将生活垃圾粗分成3类,如废纸、金属、塑料、玻璃、泡沫是可回收的垃圾;废电池、废墨盒、过期药物等是有害垃圾;剩菜剩饭和污染纸张等为厨余及其他垃圾。

  试点社区居民可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并注册成会员,在社区领取垃圾分类二维码。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打包后,在垃圾袋上贴二维码,就近投入垃圾箱。垃圾回收人员将根据二维码信息对这些垃圾进行称重登记,并为投放者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量就可以兑换一些洗衣粉、清洁剂、牙具等生活用品。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

  据介绍,项目计划分3年实施,逐步覆盖整个浐灞生态区,第一年覆盖社区居民1万户,预计3年内覆盖生态区居民5万户(约15万人)。目前,第一批40个可回收垃圾箱已陆续投放试点社区。

  据了解,2012年底,西安市政府与瑞典于默奥市达成一致,优先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西安浐灞生态区进行垃圾分类系统的试点。据悉,瑞典是全球垃圾分类利用处理最成功的国家之一,100公斤的生活垃圾经各级利用处理后,最终的填埋量仅有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