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云山新疆乔尔玛(图)

31.10.2014  19:15

乔尔玛”……位于新疆尼勒克县30公里处,东临独库山路,连接着南北疆,西依著名的“唐布拉大草原”、“贡乃斯森林”和“巴音布鲁克草原”,最美中国评选的新疆草原和森林,都集中在这一块风水宝地之上……

这里,有号称“小华山”的天山山脉,夏日来临,鸟语花香,环境十分的优美……

乔尔玛”,横贯天山的“独~库”公路与“伊~乔”公路的交汇处,这里地形险要,一桥架通南北,对南北疆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的交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开发贫困边远山区,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乔尔玛”,是天山进入伊犁大草原的一个出口处,如仙境般美丽,代表着干净、没有污染,象征纯净、圣洁……从这里开始,才正式进入风景如画的天山腹地……这里地处喀什河上游,山峦耸峙,河谷狭长,云雾缭绕,风景幽深……

乔尔玛”地区,风景优美,“乔尔玛”的南北,都有依连哈比尔尕山和阿布热勒山的冰川纵横交错,盖于山顶的是平原冰川,填满山谷的是山谷冰川,还有“冰斗、冰碛、冰垅、冰丘、冰舌、冰峰、冰湖、冰谷、冰珠”等等,在冰岩畔,有“雪莲”竟相怒放,更显得“雪莲”的高贵光洁……

乔尔玛”四周的“赛横得勒湖、乌勒肯萨湖、博尔阔拉湖”好似一颗又一颗明珠,碧绿晶莹……雪谷之中,伴随着“乔尔玛”东部的喀什河源温泉……“乔而玛”的优质绿色大草原,养育着肥壮的尼勒克军马,驰名全国……

乔尔玛”,这里蕴藏着“煤、铁、铜、金”,有多宝藏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乔尔玛”地带找到矿产37种,矿产储量极度丰富……同时,伴有大面积“森林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药材资源、旅游资源”……

独库公路工程宏伟,曾在“乔尔玛”的冰板之下,挖掘出两个隧道,为我国建筑史上所罕见……为了纪念在修筑独库公路中光荣献身的同志,“乔尔玛”的各民族人民,于一九八四年在“乔尔玛”大桥南端,修建了天山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让烈士们的丰功伟绩,永垂不朽!永远留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乔儿玛”大草原,这是一个高原上的绿色草原,有着与世隔绝的“宁静和安详”,当汽车飞驰在那蜿蜒盘旋公路上的时候,看着白云游弋在周围,所有尘世的纷扰都随之而去,葱郁的山峰,静静的流水,还有那开满许多野花的绿色草原,悠闲自在的“马、牛、羊、骆驼”,纯朴的牧区各族兄弟姐妹,一切美好如同天然的纯净……

再一次去“乔尔玛”,赶上一场瓢泼大雨。那雨肆无忌惮洒洒脱脱铺天盖地而来,带着强劲带着傲然带着热烈,甚至带着一种无理,迅疾把整个大地吞了去,忽然间明月无踪,满天的娇星被抹去……

其实那一阵子,实在是不该有雨的,即便是有,也万不该下得那么猖狂,那么无情地掠去夜色天池的美景……正值八月中秋,是游人们尽情赏月的好时机,“乔尔玛”,平地旷野,有山有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月总是多情而富有娇媚……

乔尔玛”,雨下之前,月挂夜空,周周正正,硕硕大大,天上一个月水中一个影,双双映衬,无言有情,那情说不上对话倾诉衷情,也是一双姐妹在互相目视,传递着各自心灵的感应……

当然,“乔尔玛”的月,也能够与江南西湖的三潭印月相媲美,风风光光造就出非常美丽的夜景……“乔尔玛”的月,风韵盈盈,恍惚之中,伸手可触,加上那些调皮的夜星,随了月儿落在辽阔的大地中,荡荡漾漾浮现出银色的小珠儿,勾出游人们满腹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然而,那景致被大雨冲刷得千干净净,瞬间失去了梦幻完美,似一幅破碎的山水画,碎叶飒飒飘落,随微风轻飘,消失于遥远的天际,勾画出别是一番滋味的幽柔的美,这种幽柔的美,在雨滴击水声之中,时而强烈,时而轻柔,余音袅袅,融于宏宇之中……忽然之间,游人领悟到这不可思议的变化,竟然是天公作美……

骤然之间,雨滴粗壮起来,把山石拍得炸响,松枝摇曳吱鸣,一汪墨水中连连响起“唰唰”声,“乔尔玛”更显得美不胜收……

此时游人叹然,心想“乔尔玛”就是非同与别地,雨尽管猖狂了一些,但毕竟是大自然的赐予,特别是中秋之夜遇上这般大的雨,谁能不想起诗人苏东坡那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也奇”的绝世佳句……如果东坡那时没有经历过如同这等的大雨,是断不会感悟到奇雨的空蒙景象……

说来也怪,雨像专门为东坡诗句而来的,竟嘎然收住,甚至没有一点点犹豫,把明月和繁星梦般地送将出来,又恢复月夜,“乔尔玛”的那份宁静,形象地再现了诗句中的奇景……

奇雨,真是奇雨……”游人不由惊诧,在“乔尔玛”空旷的山野中感受雨后的清新、奇绝……那是怎样的一种仙境,明月下的“乔尔玛”,如同白昼,远方的雪山,收进眼底,松阴中轻挂着纱样的白雾,一块块黑石被冲洗得光滑洁净,夜色之间,小溪之中,竟有只雄鹰在盘旋鸣唱,给寂静的自然留下声声清脆的歌……

山石净了,松枝舒展了,山路上的污秽被雨水冲刷,山野的香风悄悄吹进雨后的蒙古包,与天上的星星比劲,偶尔一声羊的咩叫给夜的“乔尔玛”,带来某种自然的灵性……

可饮湖光色可餐,偏疑此地是桃源,青山近水波映碧,隔岭遥峰雪摩天。”、“明月照人在扁舟,新愁旧恨付东流,画舫截破水中月,雨袖清凉赛入秋。”散文家林语堂林老先生的诗句描绘得多么淋漓尽致,可惜的是赞美意大利著名的水上城市——斐尼斯的,新疆的“乔尔玛”,他来过否,不得而知,但此时此地的“乔尔玛”景色,与他诗中的意境,竟然别无二样……

乔尔玛”的雨夜,别有风味,除了它的意境美,怕是那阵子给游人的想象也最丰富……如若盘腿坐在山石上,难免有身临幻境之感……游人可以幻想着身上突然长了翅膀,到了山的那一边,抛弃人世间的许多不幸和怨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探寻生命的真谛,把名誉、地位、金钱和权势远远地抛弃……也可以背了手悬空行步,让思绪自由驰骋,俯视地上逆境,越跨平时难及的雪峰……

雨夜“乔尔玛”,因了那场雨的缘故它仿佛更具魅力了,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一种迁变,而且印证着人生的许多轨迹……一个大的裂变,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次风雨的洗涤,就是一个新境界的到来,世上的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已极为幸运,晴也好,雨也罢,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和施舍,只要游人体悟到人生行路的诸多事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游人就会不避风雨,豁达人生……

雨夜“乔尔玛”,给游人留下奇妙的联想,那联想总在心头难以平静,是雨情风情自然情,说不大明了,但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两句诗“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倒是给了游人最好的启迪,游人喜欢“乔尔玛”的夜雨……

乔尔玛”的绿草地,都市很少有那样清静的地方。这地方以多情的绿,淹没了城市的嘈杂,以清新的空气,取代了麻木了的空阀的污秽……这里,是一片洁净之地,是一片绐游人以青春,绐游人以朝气的希望之地……

这是游人在第一次见到那片阔大的田野,而从内心发出的赞叹……的确,这片田野常常能给游人以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管是白天黑夜,也不管是晴日或雨天,每一次站立其中,都会有新的感受,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游人们每逢节假日,便匆匆地从都市跑出,奔向“乔尔玛”的怀抱……

那一阵子,可以一整天体悟人生与土地的关连,可以彻底放开了心怀去狂想人世间的一切,悲欢喜怒,冷暖荣耻,直至想到人生人死、地球飞转、庄稼枯黄和肉体的入土……反正在那片无言的土地里,游人的生命,仿佛倏然间融进了诸多的欲念和向往,那欲念和向往又将游人的思维的门轻轻拉开,让游人畅想这大地上的一切……

其实,这片田野也并不特别,沿一条不宽的土道,置身于它的边缘时,分明可以窥见泥土里虫的蠕动,甚至可以瞄见那些操着它们自己语言的生命,在为一块极小的草粒粗野地滚打着……

乔尔玛”,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绿着黄着的没有骨架的虫,无声无息地在泥土表面晒着太阳,可以肯定地说,那田野有虫们自己的世界,有虫们自己的爱憎,有虫们自己的长老和幼小的生命的远去和新生,说不定按了虫们自己的习惯,那小小的黑细细的洞,就是它们的房就是它们的俱乐部,那垫着的枯黄的碎叶片就是虫们睡觉的床。

其实展开了思绪想去,虫们与人们的区别除去力量与智慧的差异,都是离不得脚下的土地的,虫们与人们都在土地上生活繁衍,都在生命的期限做着各不相同的事宜,虫们有虫们活着的理由,人们有人们活着的理由。

虫们在那片土地平静的生活,田野的绿树在风中轻轻地摇,那绿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忽闪出耀眼的青光,把光芒不时切割为碎着的网眼,仿佛给游人的不是叶片,而是一颗颗灿烂的珍珠……

乔尔玛”的树,就那样平静而自豪地屹立着,面对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虫儿,它们却像一些看守大地的将军,无言地显示着一种苍劲和力量……

网网状状的绿树,将阔大的田野分割成四方的“”形,蓝天白云下饱满的野草默默地生长着……那结满棕色穗羽的种子,在轻风中飘逸出美丽的姿态……数不清的小溪,满盈盈流淌着欢快的水……那水直线儿地流向草原,钻进茫茫绿色之中,不时发出一些清脆的响……一些胆大的花花绿绿的鸟们,就在“乔尔玛”草地上戏耍,冷不丁一声呜唱给田野留下久远的音韵……

乔尔玛”,这个醉人的多情而宁静的绿草地……在你的肌肤上,充满生机的景因土地的存在而存在……不管你是将军似的树木,也不论你是卑微的小虫,还是丰盈的花草抑或欢快的溪水,甚至包括落于田野的阳光,都得感激土地,都是土地给了它们展示天性的机会,要不然飞鸟无落身之处,虫们无生命之言,大树无立身之地,花草无丰收之日,阳光也无悠闲栖息之所……

幅员辽阔的大地是自然之母,是世间一切生命的归宿之处,也是产生希望和美好的发源处……世上的一切的一切,哪一样又能离得了脚下的这一块土地……

然而,许多回,游人面对了穿天的高楼为土地鸣不平,心想那高高的楼房无疑是得益于最底层的土.尽管装璜的无比气派又花枝招展,但根基是因万千的泥土挤着才显坚实……奇怪的是人们往往赞美楼房如何如何漂亮,夸叹楼房如何如何雄伟,却不提那些承负重荷的泥土的功绩,就仿佛现实生活中人为的一些不公……高高在上的不一定伟大,身处底谷的不一定渺小,付出的不一定收获太多,索取者反而得到众多的赞美,面对无言而诚实的土地,真为土地而叹然……

还有许多回,站在高高的山顶,俯视网网状状的马路……以为那些马路也太有些张狂,负载了那些豪华的汽车,是因为游人躺在大地之母的怀抱,但游人延伸的尽头,永远也走不出泥地,又何以在气势之上显得那么直接生硬……

其实楼房也好,马路也罢,它们无言而无情,无血无肉而无气息,土地也许永远不会发出声响去责备它们,然而,路与楼,不管怎样,它们为人所用,给人类生活带来某种享受和幸福……它们占有土地也许是美化土地韵一种征兆,就像那些“虫、鸟、水、树、花、草”,在土地上展现它们的风采,为大地而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