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以舞为媒 展新疆美好形象

25.07.2017  09:11

  

  在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式演出《阳光下的舞步》中,演员们表演舞蹈《盛典》。

  

  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演出现场,表现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快乐生活的场景。

  

  波兰凯尔采舞剧院的演员将爵士舞与不同风格的现代舞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在《多彩-MACAU(澳门)》舞蹈晚会现场,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蹈团演员用中西合璧的舞与乐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记者蒋晓 陈岩摄)

  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自7月20日开幕以来,众多中外艺术团体纷纷为新疆观众带来舞蹈盛宴。舞者们借助这个平台交流学习的同时,新疆人的善良热情也展示在世界面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新疆的未来充满机遇,必将成为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也将在建设“一带一路”文明之路中不断绽放迷人光彩。

  虽是短暂拜访,却念念不忘

  7月22日、23日,舞剧《朱鹮》在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连演两场。唯美的舞美设计和演员的细腻表演,令现场观众陶醉。

  这是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舞剧《朱鹮》执行导演王菁第二次带队来新疆。她说,去年在喀什演出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除了热情的观众,最让她和演员们念念不忘的还有新疆的风土人情和美景美食。

  王菁说,这是她第一次来乌鲁木齐,这里高楼林立、高架桥纵横,俨然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演出完一定要好好逛逛”。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汇聚了世界顶尖的艺术团体,荟萃了中外舞蹈艺术精品,现已成为新疆的重要文化标识和展示新疆美好形象的亮丽名片,成为推动新疆乃至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国际舞蹈节这一平台上展示艺术魅力、开展交流,也是上海舞蹈团此行的初衷。

  让王菁激动的是,《朱鹮》两天的演出,每场都是爆满。“新疆的文化底蕴不比内地差,观众的综合素质都很高。”王菁说,“艺术的舞台,折射出人类共同面临的环保命题,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让观众很认可。

  做好演出安排的同时,王菁还特意抽时间观看了亮相本届国际民族舞蹈节的其他国内外团体的精彩演出。

  按她的话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教文化中心,舞蹈节便成为重要的品牌活动。一场场精彩剧目,一个个精彩演出,为艺术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

  以舞会友,促进了解

  21日晚,由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蹈团带来的舞蹈晚会《多彩·MACAU(澳门)》,在铁路工人文化宫开演,为观众呈现了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多种舞蹈元素交织的艺术魅力。

  这是该舞团第二次携《多彩-MACAU(澳门)》参加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为能更好地把舞蹈的多样性与时尚感展现给新疆观众,他们从到达的那天起就一直在认真排练,希望通过独具澳门特色的现代舞,更好地展示澳门的社会人文风貌。

  “参加舞蹈节,也是希望以舞会友,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蹈团团长何军妮说,新疆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丝绸之路的中继站,多民族长期交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而澳门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在文化、民族等社会元素中也有着兼容并包的底蕴。

  “大都市里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就像舞蹈中的复古之风和现代之美,二者结合,往往能够产生独特的魅力。”何军妮说,在这方面,新澳两地有许多可以交流互鉴之处。

  交流学习的平台

  20日,在新疆人民剧场彩排的间隙,来自波兰凯尔采舞剧院的潘塔克·伊莉莎白·多萝塔还在向翻译询问新疆舞蹈的特色。首次来新疆的她,用“惊艳”两字来形容新疆的民族舞蹈。排练之余,她还收集了关于新疆舞的视频、VCD,准备回去后好好研究。

  “学习舞蹈,就是要通过看、跳及理论研究,才能有更深的理解。”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古丽米娜·麦麦提说。

  “如果没有舞蹈节,我们很难在同一时间、一个地点,现场观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国内外团体的演出。”古丽米娜·麦麦提说,这给专业舞者及广大的舞蹈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而能够现场观看到国内外优秀业界同行的展示,对于新疆本地的舞蹈创编者,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而本届舞蹈节开幕式演出《阳光下的舞步》,也都有内地优秀老师的参与编排。“他们的编排手法、创作思维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古丽米娜·麦麦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