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自我改革:新设三大监督局 未来或撤并更多的管经营部门

28.10.2016  21:38

        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记者从10月26日国资委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国资委将再一次对改革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新设三大监督局,并建立监视工作三大平台。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调整领导班子分工,除原有一名国资委副主任分管监事会工作外,增加一位委领导,专门协助分管监事会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领导。
  二是强化机构支持。整合委内监管资源,设立监督一局、监督二局、监督三局,与监事会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关系,负责监事会反映问题的深入核查、分类处置、整改督办工作,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提出相关责任追究的意见建议,形成监督工作完整闭环。
  三是强化运行机制。分别以委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分管委领导、监事会主席为主体,形成领导决策、协调处置、监督报告等“三个平台”,推动监督成果综合运用。
  “监事会将由从此前的企业块状管理更多地转向纵向的条状管理。三大监督局等上级机构的完善,将使外派监事会自上而下形成更有效的体系,与企业的监事会连起来了,企业的监事会有上级撑腰了。”10月26日,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据王文斌介绍,第一平台为监督报告平台,由监事会主席负责,监事会承担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发现和报告问题,督促落实应由企业自行整改的事项;第二平台为协调处置平台,由分管委领导负责,三个监督局承担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推动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综合运用;第三平台为领导决策平台,以国资委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为主体,研究监事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听取监事会主席对有关企业监督检查重大情况的报告以及监督局专项工作汇报,实现出资人管理和监督的有机统一。
  李锦认为,这种“前店后厂”的监管模式意味着监事机制将会发生改变。过去监事会发现问题,但是因为机制不完善,有时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监事会主席负责发现和报告问题,三个监督局承担监督检查成果的综合运用,督促落实应由企业自行整改,与监事会形成闭环,机构配套了。有发现,就解决,监事会的作用被做实了。”李锦说。
  监事会的职能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聚焦重点企业、重要业务、关键环节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线索和风险源点,合理配置监督资源,集中力量开展针对性检查。
  王文斌表示,总的来看,通过“三个强化”、“三个平台”以及设立三个监督局,进行体制机制调整,将更加强化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更加有效发挥监事会的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发挥监事会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打造法治央企、阳光央企。
  这也有利于管资本的强化。李锦认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国企的产业链条正在走出去,但国资监管链条还不能跟上,国资流失、损失风险加剧,国资监管需要完善体制、丰富内容。
  10月10日举行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及发挥监事会作用。习近平强调,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在李锦看来,下一步,国资委需要在两方面做出分清:一是分清国企董事会、经理层、党委、监事会四者之间的权利边界;二是国资监管需要纪委、审计、监事会、工会监督和社会监督五管齐下,但其各自的权责的边界也要明确。现在,在操作上有时还有些模糊。
  新设三大平台和监督局,是国资委自我革命的重要一步,接下来,国资委在机构改革上还要进行“有增有减”的动作。
  “肯定要撤并若干局,根据国资监管从管经营向管资本转变的要求,撤并的部门应该是那些管经营的单位,撤并的数量要远远超过3个局以上。”李锦说。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