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沪半年“我们新疆”改不了口

28.06.2016  11:01
  这几天,王星在喀什结对的维吾尔族学生拜克拉吉已结束高考,正准备填写志愿:“我想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或者管理专业,你觉得哪个更适合我?”王星发出一长段微信,细致分析与建议,在最后他补充道:“我在上海等你。

  今年1月,《文汇报》记者王星从喀什回到上海,两年援疆经历告一段落,但他和新疆的缘分仍在继续。

  “我们新疆”“我们喀什”,回上海近半年,王星还是改不了口头禅,不熟悉的人点开他的朋友圈,满眼喀什相关的推送与图片,多数人心生疑惑:“你是新疆人吗?

  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是很多援疆干部返沪后的共同特点,一如初到新疆时的那段过渡期。

  到达喀什第一天,行李还未收拾,王星就接到任务,采访莎车县的援疆教师朱列,开启特派记者的报道生涯,半个月后开设专栏“喀什星语”。上海援疆,主要对口喀什地区的叶城、泽普、莎车、巴楚四县,但从指挥部下到县里,最短距离也有220公里,开车单程至少3个小时,他记不清多少次下到四县,经常一天来回坐10小时车。

  1983年出生的王星在同期援友中年纪最小。不过,因为综合管理组组员和前方特派记者的特殊身份,160余名第八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他都接触过。

  其实,指挥部安排的任务并不算多,更多是“自我加压”:创建“上海援疆”微信号、制作运营“上海援疆网”……说起那么“积极”的原因,就像他在编纂第八批上海援疆新闻报道集时取的名字“喀什噶尔的印记”,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尽可能多地为上海援疆工作留下印记。

  两年来,王星采写稿件近80篇,超过11万字,覆盖教育、医疗、文化、基建等各个领域。

  “不善言辞,做得多说得少,是很多援疆干部的共同点,但不能因此将他们的功绩埋没。”例如,来自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的援疆干部陆卫建,负责指挥部用餐、派车、订票等各种后勤工作,被唤作“大总管”,不过这些琐碎而日常的工作,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值一提。王星为他撰写通讯《为了“最重要的小事”》,记述这位看似平常却又不可或缺的援疆干部。

  去年4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提出为上海援疆医疗队编撰一本纪实刊物,王星主动揽活。此后的两个月,他利用周末、午休时间跑遍24位医疗队员的宿舍,为每位都留下一篇2000余字专访,“他们打动了我,想通过我的记录,打动更多的人。

  王星所在岗位,原定援疆任期是一年。不过,当他主动提出留任一年,更像是“水到渠成”。

  “我采访过的援疆干部中,申请延期的并不少见。”令他印象深刻的,有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黄俊革教授,他在喀什大学近乎“零基础”的工科条件下建起土木工程系,刚建成就面临任期结束。“就像我的孩子,刚出生还没长大,不能就这样离开。

  “尚有未竟之事”,是很多援疆干部舍不得离开的原因。而对于王星,总觉得还有很多援疆故事没有挖掘,“喀什星语”也没有说够,“不如再陪大家奋斗一年。

  如今已回到上海工作的王星,总感觉自己从未远离那片土地。与援疆兄弟们的生活点滴,时常跃入梦境,让他止不住一次次踏上行程,追忆和寻梦。近日,他将故地重返组织拍部微电影,而故事的主人公、那些上海援疆的故交与新友,也在喀什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