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古牧地街市

07.04.2015  12:38
            米东区最为繁华的路是古牧地中路,当地人习惯称呼其为前街(这是相比较后街即万和街而言)。如今鳞次栉比的店铺,让人感受到现代繁华的街市风景。那么,最早这条街是什么样的风貌呢?从一个驿站,发展成为一条街,再到一座繁荣的城,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去找寻那些已经消失的记忆,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古牧地最早作为屯兵之地,到1762年,清政府在此建辑怀城时,虽然驻兵仅有133人,可城周村庄却多达14个,居民已有120多户。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的发展,到1917年,人口已经是当时的四倍多。当年奉孙中山之命,谢彬以大元帅府财政部特派员身份,到新疆考察。在他所著的《新疆游记》中记载了其途经古牧地看到的情景:“街市居民五六十家,有税卡及邮政代办所,车店五,附近农民五百余家。”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获悉,此时的古牧地较以往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是税卡和邮政代办所的设立,标志着此地经济发展已成规模。
          我先后寻访了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帮我勾勒出古牧地当年的风貌图。
          当时以现在邮电局、新华书店、国税局为中心的十字为主要商贸区。从东至西,路南北依次是二区派出所(派出所再向南是东大寺)、二区区公所,当时街上还有两家杂货店,其中街长丁兆辉的杂货店生意十分兴隆,该店在现在万象商场处。
          据老人们回忆,当时古牧地街上有四五家车马店,比如现在西街的马寿和安家的车马店。但最大的一家是北街(现老干局一带)杨国文开的车马店。他家的车马店是有些历史的。人说当年林则徐被贬去伊犁途经古牧地,就住在北街的车门店。
          杨家院子很大,有两千多平方米。有几十个拴马、驴、骆驼的木桩。因为客源主要是过往拉货的人,对住宿条件要求不高。普通客房较为简单,住单间客房的人一般是买卖人。大多数客人住的都是整间的大通铺,上面铺着草垫子和草席,备有简单的被褥,价格比较低廉。也有几间陈设较好的客房,比如炕上铺的不是席子而是羊毛毯子,被褥都厚实些,有一对木制的椅子和一个茶几等。车马店也给顾客提供饮食服务,当然都是比较简单的饭菜,价格也低,生意一直不错。
          因地处交通要塞,古牧地驮运发展迅速。当时有两家驼队较大,有骆驼百余峰,驼队发展高峰时有三四百峰之多,往来于乌鲁木齐、奇台、哈密、塔城乃至关内的陕、甘、津、晋等拉运货物。一家是马林开的,另一家是乔发云开的,地点就在古牧地街上(现金泉商场苏州街一片)。乔发云是河北人,大个子,身体很结实,眼睛不大,对人很和善,也很热情,做事利索干净,做买卖多年很讲诚信。当时乔发云雇有二十多个伙计,他虽然是东家,但与伙计们吃一锅饭,从不苛扣伙计们的工钱,伙计要是生病了他还给钱看病。每到过年时都给伙计们分批放假,要是生意实在太忙,他就给放不了假的伙计加工钱。许多伙计都是家境贫寒才出来帮工的,遇到他这么好的东家,都把驼队当自家一样看待。不管是喂养骆驼,还是运送货物,伙计们都很操心。能拥有驼队的人算是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家了,四邻五舍的穷人也常来找乔发云借钱,他总是很痛快,利息也比其他人的低,遇到特殊情况利息也免了。不管是职业操守,还是为人处世,他在同业和百姓中都很受尊敬,口碑极好。
          当时的驮运分为帮,每个帮的骆驼峰数不等,驼队常年贩运的货物有布匹、皮毛、干货、药材、黑白糖、烟酒等,有时也驮运军粮军草,或从外蒙转道运新疆皮毛换回苏联的石油、煤油灯、铁锅、布匹等物品。
          在艰苦条件下生存的驼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汽车运输的竞争,甚至遭遇过浩劫。1932年,金树仁拨款17万元,修成了乌鲁木齐至奇台的公路,影响到驮运生意,到1944年前后,匪患猖獗,驼队屡次遭到抢劫,社会动荡,至此驼队渐渐衰败了。
          古牧地周边当地人有种植各种油料作物的习惯,加之七道湾、安宁渠等地也都有种植油料作物的传统,为油坊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民国初年,在古牧地开油坊的有马有福、宁老仓、马生旺等几家。其中数马生旺的规模最大。人们习惯称之为南街油坊,地点就是现在的米泉南路爱家超市一片。当时他家有临街门面十一间,可想生意有多红火。当时他也就三十多岁,大个子,胖瘦适中,一双大眼睛,鼻直口方,人很精神。
          马生旺原是长山子解放村人,后来到古牧地。当时南街一片都是空地,马生旺选了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盖了几间房子,看到附近没有油坊,颇有眼光的他,决定筹集资金开家油坊。油坊长三十米,宽七米,面积二百多个平方。在当时来看,也算不小了。那时候榨油都是采用物理压榨法,用来榨油的油梁直径达一米多,长约二十米。据老人们回忆说,榨油是个力气活,马生旺的油坊雇了十七八个年富力强的伙计。小伙子因常年从事榨油的活计,胳膊上的肌肉很发达,到了深秋时节,别人都穿上毛衣毛裤了,干活的伙计们却光着膀子,脸上都是汗,很是辛苦。
          马生旺做生意很灵活,没有钱买油,拿麦子、水稻、菜子、胡麻来换清油,他从不怠慢,做到了计量公平,价格公道,加之原料好,榨出的清油色泽纯正,口味浓香,深受当地各族百姓欢迎。也有从阜康、昌吉等地来买清油的人,清油常常供不应求,生意一直很红火,到公私合营时,他的油坊才停业。
          至于磨坊,在当地很多,粗略估计有20余家。比较大一点的村子都有一两家磨坊,一般都是用马或驴拉做动力,主要是磨小麦。
          古牧地在解放初期有饭馆四五家,回族韩松年、苏文朝、胖女人(姓名已经无人知晓)三家,维吾尔族饭馆一家,另有馕房两家。但这些店规模较小,没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古牧地说起餐饮业,不能不提韩松年先生。1920年出生的他,原是乌鲁木齐人,回族,童年不幸,四岁父母双亡,后来流落街头。1930年他进入乌鲁木齐当时有名的“八大园(源)”之一的“三盛源”当学徒。在学习烹调技艺的同时,还向本店的阎师傅、蒋师傅(均系汉族)学习了糕点制作技艺等。1941年,韩松年在古牧地开了一家饭馆,由于味道好,品种丰富,价格实惠,服务热情,生意在街上首屈一指,常常是客人在门外排队就餐。他在烹饪技艺上培养了多名徒弟,此后这些人成为本地餐饮的主力军。
          世事沧桑,这些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各家店、坊,虽然如今很难找到它们的遗迹,但其曾经辉煌的历史不该被遗忘,因为今天是过去的连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