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纳斯发现巨石阵 专家称为古地中海遗迹

03.07.2015  11:29

造型奇异的巨石 图/喀纳斯冰川探险科学考察队提供

    天山网讯(通讯员徐光健报道)6月29日,一则微博称:“喀纳斯景区发现最新景点:古地中海海底遗迹”,并配有多张巨石奇观照片,引来网友关注。随后,笔者与喀纳斯冰川探险科学考察队取得联系,获得本次发现的更多详细情况。

     喀纳斯冰川探险发现之旅

    6月26至28日,喀纳斯景区组织了一次喀纳斯宝勒巴岱冰川探险科学考察活动。由喀纳斯景区党委书记、老护林人康剑带队,冰川学者王飞腾,新疆户外探险人杨军,喀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孙吉舟,纪录片摄影师恽强,阿勒泰本土动物摄影师崔明浩与喀纳斯景区外宣办副主任雷东翔等一行13人组成考察队。由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边缘的宝勒巴岱峰东部骑马进入,历经原始密林、高山草原、冰川谷等,最终到达白哈巴村。

    科考队沿途考察了宝勒巴岱峰南部冰川地貌、喀纳斯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并在距离喀纳斯湖出水口约18公里西南方向发现巨石阵。

     亿万年前,阿尔泰山脉曾是汪洋大海

    “早在1亿年前,现在的阿尔泰山脉是一片汪洋大海。”王飞腾说。

    王飞腾,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入选者。王腾飞曾多次参与喀纳斯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这是第一次随队参与宝勒巴岱峰冰川科考。

    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千米,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最高峰为中、哈、蒙、俄四国交界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

    王飞腾认为,亿万年前,现在的阿尔泰山脉属古地中海。之后,古地中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并且形成海相沉积岩层。进入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造山运动,阿尔泰山断块逐渐隆起,成为现代高峻的山脉。

    古地中海,又称特提斯海,1893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学者们认为在早二叠纪时,古地中海是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由于类似其残存的现代欧洲与非洲间的地中海,故称古地中海,现在的青藏高原也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2500米高山曾是古地中海海底

    科考队发现的巨石阵位于宝勒巴岱峰南部一处海拔2500米的山脊上,由数块十余米高的巨大岩石组成,造型奇异。由于这片山脊处于西风带,巨石迎风面有明显的风蚀痕迹。

    王飞腾介绍说,这片巨石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岩层,形成于古地中海时期。后来随着板块运动,阿尔泰山脉隆起,使得海相沉积岩出露。第四纪以来,阿尔泰山发生过多次巨大的冰川运动。在冰川运动过程中,伴随着侵蚀、搬运、堆积等各种冰川作用,塑造出各种冰川地貌。包括现在的喀纳斯湖都属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冰川堰塞湖。而新发现的这几块巨石,位置特殊,正好处于山脊鞍部比较平坦的位置,处于冰川作用力的“盲区”,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设立于2004年,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以第四纪冰川、地质构造作用和水动力作用的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这次科学发现,对于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研究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飞腾说:“在阿尔泰山,特别是在布尔津河流域,第四纪冰川作用非常明显,是中国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博物馆,无论是古冰川还是现代冰川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