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市:热依木·吾休尔从农民到劳务经纪人

04.03.2015  13:34

    亚心网讯(记者冉波报道)2月10日,记者在新疆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人民政府第一次见到热依木·吾休尔,这位憨厚、朴实、强壮的中年人,讲起他自己的奋斗经历时,总会不由自主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年少磨砺

    1969年,热依木·吾休尔出生在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兰杆村,该村人口多土地少,热依木·吾休尔说,他童年的记忆里除了苦就是饿,那时,他最大的梦想是吃饱饭。6岁时,热依木·吾休尔的父亲不幸离世,家里的重担压在了母亲和13岁的哥哥身上,看着家人疲惫不堪的背影,他默默发誓:一定要去大城市,挣大钱。1987年,18岁的热依木·吾休尔来到举目无亲的乌鲁木齐市,在一个夜市摊上烤肉。他工作了4个月,老板却没钱支付他的工资,只能将烤肉装备抵押给他。于是,热依木·吾休尔决定自己干,他凭借出色的烤肉手艺,第一年就挣了1万多元。好景不长,第二年他卖烤肉的夜市要拆迁,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依然选择留在乌市,开始另谋生路,做起了走街串巷卖水果的小贩。

    其间,热依木·吾休尔一直努力融入城市生活,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他从未想过要放弃。他回忆说:“卖水果时,我特希望有汉族同志来买我的水果,这样我就可以和顾客对话,学习汉语。

     当起领队

    “热依木,你是铁打的吗?还要不要命了?这样干活铁也会熔化啊!

    这是2003年到2011年,热依木·吾休尔在一家砖厂里干活时,工友们经常对他说的话。

    2003年,热依木·吾休尔为了照顾患上肺结核的母亲,放弃了红火的生意回到家乡。为了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他选择了一份非常辛苦的体力活——搬砖。没想到他这一搬就是8年,喀什地区的22家砖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了赚更多的钱,每次开工前,热依木·吾休尔都主动要求老板给他多安排活。当时,每装卸1000块砖能赚2.5元,有一次他一天就装卸了24000块砖,赚了60元,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有时候我一个人干4个人的活,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老板觉得我干活踏实,很能吃苦。”热依木·吾休尔说。他的勤快和朴实,得到了老板的信任,老板主动让他介绍工人来上班,甚至把一些活承包给他。

    “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农民,听说热依木·吾休尔带领村民一起承包干活从不拖欠工资,都跑来找他介绍工作。”热依木·吾休尔的邻居木克木·艾沙告诉记者。

    热依木·吾休尔在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喀什市、阿图什市、疏附县等地的砖厂老板都纷纷找他,把活承包给他,就这样,他组建起了自己的劳务团队。

     目标清晰

    “我都50多岁了,干不动体力活。但我要供养两个女儿读大学,你给我介绍一个稍微轻松点的活,工资少点无所谓,收入稳定、不拖欠工资就行。”木克木·艾沙冒着大雪来到热依木·吾休尔家,请他介绍工作。

    近两年,喀什市在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步伐。恰好,多来特巴格乡是喀什市东城区建设的主要片区,热依木·吾休尔带领他的团队从砖厂转移到建筑工地。

    “搬砖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年轻可以,老了怎么办?我得对大家负责。在建筑工地,乡亲们可以学到一些技术。”热依木·吾休尔说。“只要我的建筑工地缺人手,我就会第一时间给热依木·吾休尔打电话,让他给我介绍工人,已与他打了多年交道,我特别信任他。”一位工程项目负责人热孜江说。

    给乡亲们介绍工作,安全、不拖欠工资,这两点都要有保障。为了保障乡亲们的安全,热依木·吾休尔自掏腰包买了30顶安全帽,免费发给大家用,村民干完活再把帽子还给他。

    “不管走到哪,我随身都携带一个本子,上面记着每个乡亲的工时,等到老板结算工资时,我要拿出我的本子核对一遍。”热依木·吾休尔说。木克木·艾沙说:“现在,兰杆村跟着热依木·吾休尔干活的人,家里的房子都翻新了,家电也买了,还能有一小点存款。

    “今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开办一家劳务公司,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再雇几个有文化、懂法律的年轻人,帮助更多村民找到工作,脱离贫困。”热依木·吾休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