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密作”传统刺绣:绣连古今丝绸之路

12.05.2017  12:33
古代刺绣品。韩婷  摄

刺绣,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的艺术,是绣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从古至今均是多种文化交融荟萃之地。而刺绣作为一门传统工艺,经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使得东西方在纺织工艺和文化上相互交流。

2014年9月,人民网“一带一路”报道组来到新疆“东大门”哈密。在哈密记者发现刺绣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绣娘们通过刺绣来增加收入。如今,刺绣在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哈密以“密作”为公用品牌,建立准入标准,哈密刺绣已步入品牌经营时代。

据了解,迄今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绣品出自青铜时代晚期的哈密五堡墓地。自汉通西域以来,哈密作为丝路重镇和战略要津就成为重要的驻兵屯田之地,也是多种文化交流的孔道,哈密刺绣在丝绸之路上传承、交流、创新。

回溯历史,清初被敕封为“一等札萨克达尔汗”的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心仪苏绣、京绣的精美,专门请来数十名绣娘为哈密维吾尔族妇女传授刺绣技艺。多元而丰富,交融而一体,哈密刺绣由此成为新疆传统刺绣百花园中的“艳丽牡丹”。

记者发现哈密维吾尔族刺绣题材大多是花草动物及表现吉祥寓意的图案,刺绣针法也多种多样。刺绣融入了汉、满等多种文化元素,体现汉文化元素的牡丹、菊花、荷花、兰花图案居多,刺绣设计精巧,色彩艳丽饱满,针法质朴沉稳。

哈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秋瑾介绍说,2008年6月,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目前,哈密维吾尔刺绣共有2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维吾尔族刺绣企业及合作社231家,有技能熟练的绣娘4000余人。

密作”就是“哈密人最好的作品”。2016年3月,国家文化部在哈密设立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致力于包括哈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传统刺绣的工艺保护传承和市场化开发。随着刺绣产业的发展,哈密市全力支持刺绣传统工艺工作站发展,并且成立哈密市手绣协会,每个乡镇成立刺绣合作社,在有基础的村设立刺绣合作组,由合作组管理绣娘,形成传统工艺工作站→协会→合作社→合作组→绣娘工作链条。

阿加汗·赛买提是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国家级传承人,在阿加汗家里,记者看到曾被哈密回王福晋带过的一顶花帽:顶端由四只蝴蝶巧妙组合在一起,花帽四周被花卉包裹,由金丝线勾边。不难看出,这顶花帽无论从设计还是到制作都精致无比。这一顶传了六代的小花帽讲述着一个刺绣世家的传承。

据了解,阿加汗·赛买提保存和创制的刺绣图案有300多种。两个女儿从小跟着她学刺绣,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买合木提则是家庭创办的阿加汗特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17岁的外孙女古扎丽努尔·斯坎旦耳濡目染,抱定了要当一名服装设计师的志向,现在已拥有设计专利49项。

记者在买合木提的引领下,参观了刺绣生产车间和艺刺绣品展厅。进入展室,玲琅满目的刺绣品令人眼花缭乱。几节玻璃柜台内,摆放着阿加汗和家人的荣誉证书、奖杯及专利证书。“这里面有最新的服饰和刺绣样品,一些内地来的客商可挑选各类款式;或者根据客户要求,我们再组织生产。刺绣让我们全家摘掉贫困的帽子,奔向了致富路。”买合木提说。

刺绣的美是艺术之美,是生活之美,更是人心之美。如今走在哈密大街小巷,刺绣在哈密维吾尔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刺绣品类有服饰、床上用品、家居日常用品、厨房用品、生产用品等等,家电上有绣品,保温壶上有绣品,锅盖上有绣品,房间里的垃圾桶也有绣套。刺绣装点的“精致”生活,才有了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锦绣无边。

【1】 【2】 【3】 【4】 【5】
(责编:李龙(实习)、韩婷)
第五届新疆非遗展在吉木萨尔举办
原标题:第五届新疆非遗展在吉木萨尔举办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