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县修建蓄水池解决牧民用水难题
“以前我们放牧因为水源地短缺,上山有时待上两三天都找不到水,只有哪里有水到哪放牧,交通不方便,转场困难。”4月14日,在可可乃克草场放牧的新疆和硕县乃仁克尔乡牧民包力岱说,现在路通了,水池也修好了,我们的心也敞亮了,放牧也更有信心了,再也不担心牲畜喝不上水了。
可可乃克草场地处天山深处,距离和硕县城近200公里,海拔3000余米,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属该县牧业乡乃仁克尔乡包尔图村、乌勒泽特村、艾勒斯特村牧民的冬春季草场,水草肥美,但长期以来由于该处草场蓄水设施缺乏等方面原因,每到春季,山雪化后便自然渗入地下,在此放牧牧民往往因找不到水源地,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而发愁,总是费尽周折3月底把牲畜赶来,但待不了几天,4月中旬就得转场,严重制约了山区牧业的发展和牧民增收。
为此,和硕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解决农牧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做为工作重点,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以行动提振农牧民生产信心。
为进一步改善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和硕县在可可乃克草场修建了两座蓄水池,2014年,又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在该草场上修建了10座蓄水池、对转场道路和已有水库进行了铺设、维修。
2015年开春以来,随着山区积雪融化,这些蓄水池充分发挥了作用。记者在可可乃克草场看到,羊群在满是雪水的蓄水池边饮水,牦牛等其他大畜遍布草原,在此放牧已有40年之久的包力岱和其他牧民手鞠雪水饮用,满眼尽是欣欣向荣的牧业景象。
该县乃仁克尔乡牧民哈热说,原来放牧是靠天养畜,有雪就坚持几天,没雪、雪化完了,就随草而牧,搬家。现在固定的水有了,路也通了,今年他在200多只羊的基础上,又买了100多只羊,羊的数量达到了400多只。
据了解,眼下,可可乃克草场因蓄水池等设施的修建,不仅大大提高了操草场利用率和载畜量,牧民在草场的放牧时间从先前的10余天增加到如今的90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