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纺织女工的心声:要是有更多的大工厂建在这里就好了

07.05.2015  22:20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彦莉报道)“要是有更多的大工厂建在这里就好了!”沙拉买提·沙迪克现在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的工人,拥有了稳定收入的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5月5日中午2点整,在新疆和田尚亿服饰有限公司的针织车间,伴随着中午下班铃声的响起,身着蓝色制服,统一佩戴蓝色帽子的女工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不约而同地走出车间,向食堂走去。沙拉买提就在其中。

    一年前,42岁的沙拉买提是皮山县固玛镇吐格曼贝西村的一位农民,也是3个孩子的母亲,家里人多地少,一年下来全家的收入仅四五千元。

    去年3月,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援疆项目,新疆和田尚亿服饰有限公司响应党中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的号召,整合内地资产,投资近2亿元让企业在这里安家。

    “我们厂里满员是2200人,现在就业的已有1300多人,还有空缺。”新疆女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新疆和田尚亿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丽琴说,现在厂里的工人多是来自当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农民。

    走出农田,走进工厂,刚开始这样的生活对于沙拉买提来说并不适应。过去没有单位约束的她,要按时上下班,没有技能得从头学起,很多时候还听不懂来自内地的管理员说的汉语。当然,这些也是方丽琴头疼的事儿。

    互相学习语言、制度执行好的有奖励、技术学得好有奖励……一个月、两个月……从去年9月投产至今已7月有余,方丽琴发现,工人们变了,虽然仍旧处于熟练技术阶段,但他们开始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有了工人的样子。

    如今的沙拉买提已经在后勤部工作,每月有1500元的固定工资。对此,她很满意。

    “每月的钱一部分用于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一部分自己存起来了。”沙拉买提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多赚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去,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当没有文化的农民。

    和沙拉买提一样,去年才从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古阿米娜·阿不力克木每月不仅能补贴家用,还能存“私房钱”。

    “这样的大工厂以前这里没有,要是多一些就更好了,可以让更多的人有稳定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古阿米娜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经在和田援疆办工作了5年的安徽省对口援疆和田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耿晓原说,以往对南疆地区的帮扶以送生活物资为主,在这里建设产业生产线,可以让更多的当地农民走进现代化的工厂,赚钱的同时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

    方丽琴坦言,新疆的投资环境很不错,政府给的优惠政策很多,更有贴心的一站式服务。只要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新疆建设成为稳定和谐的家园。

    “如果有更多的纺织生产线落在这里,我也愿意和他们分享订单。”方丽琴说。

    今年,方丽琴的另一条纺织生产线也已破土动工。方丽琴告诉记者,等工人技术熟练之后,就把内地及国外的订单拿到这里,让企业真正活起来,那时,工人们的工资还会再涨。

    沙拉买提的心声、方丽琴的话语打动了正在工厂考察的新疆女企业家联合会党支部书记、新疆沙里金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莎丽娅·霍拜。

    “我愿意为这里的农民提供订单式的技能培训,愿意与这里的纺织企业一起联手,带动就业。”莎丽娅说。新疆沙里金服饰有限公司已经与和田尚亿服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