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医疗大发展 看病不再难

29.07.2015  13:32
  60年前,群众就医大多靠个体诊所;60年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遍布城乡。从“赤脚医生”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医护人才,从“望闻问切”到高科技大型诊疗仪,从破旧、低矮的老建筑到花园式、宾馆式医院……60年来,新疆和田地区医疗事业无论是医疗环境还是治疗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医疗技术真是高,与以前不能比啊。我老伴上个月做胆囊炎手术,在手术台上睡了一觉,肚子上打了几个小孔就解决了,哪像我当年做胆囊炎手术可是大手术啊。”家住和田市金川苑小区的李大爷在谈起自治区成立60年来的巨大变化时兴奋地说。

  现如今,各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室专业化,儿科、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骨伤、脑外、妇科、产科等都分得很清楚,还增加了彩色B超、CT、CR机等先进的医疗仪器。诊断技术已由过去单一的常规检查发展为生化、细菌、影像、免疫、腔镜等门类齐全、功能先进的系统诊断,并形成了多种特色专科。

  吾布力卡斯木•阿布都热合曼1981年分配到地区人民医院外科工作。“ 80年代,地区人民医院最高的楼房只有三层,那时用于门诊。外妇楼和内儿楼都只有两层,传染病房还是平房。那时的条件差,全院不足300个病床,病房没有集中供暖,都是生炉子。科室没有细化,外科包括现在的骨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全院没有一台B超,只有心电图和普通的X光机,全院职工加起来不足300人。”吾布力卡斯木•阿布都热合曼感叹现在的医疗条件,手术室增加,住院、检查、诊断技术等都是飞跃性的变化。

  目前,地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验收。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院努力改善就医环境,新改建层流手术室11间,增设外科ICU、神经内科、消化内分泌科、肾病血液科、呼吸科、心脏外科,新建干部病房楼、内儿妇综合大楼,极大缓解和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不断加强医疗技术横向联合,与自治区各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并充分利用北京、天津、安徽支援和田的有利时机,缩短与内地的医疗技术差距。

  地区卫生局组织对全地区1388个村卫生室的3906名村医进行全脱产强化培训。来自策勒县恰哈乡恰哈村的村医热依汗古丽•买托合提参加了这次培训。今年48岁的她从医31年,能够参加这次培训让她非常激动,这是她参加工作31年来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专业培训。好好听课,认真记笔记,把学习到的新知识转化为服务百姓的技能是她给自己提的要求。

  近年来,北京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兰州军区第474医院等7家军队医院也与各县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对受援单位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适宜技术开展、设备援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新一轮对口援疆和军队援疆帮助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