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向父母道歉 夫妻上失信“黑名单”

13.01.2016  13:22

夫妻俩因拒绝向父母道歉上了失信“黑名单”。

   新疆平安网讯   儿子擅自把父母垒砌的灶台拆了,儿媳夺下婆婆吃饭的饭碗摔了……沭阳一对七旬老夫妻一气之下将儿子儿媳告上法院,要求被告赔礼道歉,法院判决这对夫妻向老人赔礼道歉后,这对夫妻却一直置之不理。近日,沭阳法院“执行曝光台”向社会公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对中年夫妻因拒不执行法院作出的“向老人道歉”的判决而名列榜首。

  现年70岁的仲某某和67岁的吕某某有两个儿子,仲某军是老夫妻的二儿子,宋某梅与仲某军系夫妻关系。仲某军虽然是仲某某老夫妻的儿子,但自从儿子和宋某梅结婚后,就离开了这个家庭,时间长达16年之久。

  仲某某说,大概在两三年前,儿子回来了,“说是带小孩回来念书的,我帮他们交电费有两三个月了,后来我发现他们用电浪费很大,我就不帮他们交电费了。”仲某某说,自己不交电费后,电被电工断了,“他们就着急了,就打电话叫我回来。就因为这事情打胁迫电话叫我回来。

  因为配电箱在老人的屋里,老人的儿媳宋某梅连打了三次电话,让老人回家修电,但老人一直不予理睬。“第三次打电话的时候,他叫我去告他,我说你不来家,我就把门撬了,把衣服和被子烧掉。但后来门锁被我撬掉了,衣服和被子也抱出来了,但是没有烧。”宋某梅说。

  此外,因为拆迁,仲某某的大孙子在沭阳读书,于是他就在沭阳县城租屋住,也照顾一下孙子。“我花钱支了灶台,还没有用,他们就把我的灶台拆了,说是主屋不能支灶台。

  仲某某老夫妻俩和儿子儿媳的矛盾加深了。2014年11月,宋某梅在公婆吃饭的时候,以公婆用其家里的碗为由,夺了婆婆的饭碗并摔掉。

  因为灶台被拆,再加上宅基地纠纷,仲某某夫妇将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返还宅基地,并赔偿自己灶台损失650元以及其它各项损失合计9871元。

  仲某某夫妇诉称,他们因为原有的宅基地拆迁安置,获得了建房凭证。而二儿子夫妇想在该宅基地上建楼房,经过协商,双方订立口头协议,楼房建好后给自己和老伴一间房屋,房子建成后,儿子夫妇如诺兑现。自己此后在此楼房上支出各种款项合计9221元。因为二儿子夫妇侵犯了自己和老伴对房屋的使用权,将他们花650元新垒的灶台摧毁,故要求儿子赔偿各项损失。

  法院在受理后,三次开庭审理,于2015年7月27日作出判决,判决老人的二儿子赔偿老夫妻俩650元灶台费。

  在第一次起诉的同时,仲某某和老伴就儿子夫妇的“不孝”行为要求儿子、媳妇向自己赔礼道歉。

  在法庭上,仲某某和老伴列举了儿子、儿媳的种种“不孝”行为,称自2010年5月起至今,二儿子夫妇先后六次伤害了他们:第一次是2010年5月,仲某军扒了他们的灶台;第二次是仲某军于2013年11月9日晚上砸烂他们的锅碗瓢盆;第三次是儿媳宋某梅于2014年11月14日摔饭碗;第四次是宋某梅于2013年12月25日晚上打胁迫电话,威胁烧掉他们的被子、衣服;第五次是儿媳宋某梅于2014年1月3日早上将他们居住房屋的门锁擅自换掉;第六次是儿子仲某军于2015年1月24日对他们进行谩骂,诸如“奶个×,妈个×,你现在要是死了,我就把你推到火葬场烧掉”之类的话。

  此外,仲某某夫妇称,儿子瞒着他们经公证处公证办理了“倒插门”的手续,于1999年正月到其岳父母家居住,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对他们未尽到赡养义务。故要求儿子、儿媳以书面形式向自己和老伴赔礼道歉。

  法院审理认为,仲某某、吕某某均年老体弱,仲某军应当履行对仲某某、吕某某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宋某梅作为仲某军的配偶应当协助仲某军履行赡养义务。但仲某军、宋某梅实施的上述行为未尽到上述赡养义务,反而侵害了仲某某、吕某某的人格权利,已造成了仲某某、吕某某精神损害,故仲某某、吕某某要求仲某军、宋某梅分别就其上述侵权行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据此,2015年7月28日,在第一次判决下达一天之后,法院依法判决仲某军、宋某梅向仲某某、吕某某赔礼道歉。

  在法庭开庭审理时,宋某梅表示,不会向仲某某夫妇俩道歉,“因为原告(仲某某)对他自己父母也不尊重,所以仲某军是跟原告学的。

  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仲某军、宋某梅拒绝执行判决。仲某某夫妇申请执行后,执行法官经多次劝说无效,法院遂将仲某军、宋某梅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在宿迁,凡是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的企业,将会受到信用惩戒,逐步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对于个人来说,将通过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压缩其生存空间,在个人贷款、就业等方面会受到影响,产生相应的威慑力。进了“黑名单”,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会被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而且去银行办理贷款、银行卡等业务也会受阻。

  法院同时提醒社会公众,在与该被执行人交往时持谨慎态度,规避交易风险,并对被曝光的被执行人监督举报。(文中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