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一天·吐鲁番】村支书唐培军有本“葡萄秘籍”

28.07.2015  11:32

    

 唐培军在葡萄架下去除多余的树枝,让葡萄充分吸收阳光。

    今天,“新疆人的一天”向大家推送的是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乡铁提儿村党支部书记唐培军,他不仅是村支书,同时还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和“葡萄经纪人”。在村民眼里,唐培军不但是种地的好手,更是村里的主心骨和乡亲们的贴心人。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王兴瑞 刘毅 李瑞摄影报道)对于吐鲁番农民来说,葡萄不光好吃,更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里的大多数农民都是靠种植葡萄为生,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乡铁提儿村党支部书记唐培军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今年,吐鲁番市较往年雨水偏多,很多葡萄地受潮,一些葡萄得了病,让农民们心急如焚。可唐培军已经稳操胜券,等待着葡萄丰收的到来。

    7月8日早上,唐培军一起床便到葡萄地里转了一圈,看着慢慢变甜的葡萄,唐培军的心里满是高兴,他喜滋滋的说:“再晒两天就更甜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身为村支书的唐培军是铁提儿村的主心骨,他还兼着“致富能手”、“葡萄经纪人”等多个“职务”。他有两个绝活,不仅葡萄种的好,销售葡萄也有一手,自从当了村支书,他更是把这两件事做得异常出色。

    唐培军种葡萄已经有25年了,他的葡萄种得好,村里人有目共睹。同样品种的葡萄,同样的年景,他的葡萄产量总是比别人的高。2013年,他种的13亩葡萄收入逾16万元,平均每亩产量三吨以上,而村里大部分葡萄亩产都在两吨多,“我的葡萄产量是村里最多的。”唐培军自豪地说。

    唐培军种葡萄产量高、收入高,这是他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以前,乡里经常请人来传授农业科普知识,其他村民要么不来,要么是听一会儿就走了,我是从头听到尾。”唐培军说,葡萄如何更好地种植和管理,病虫害该怎么防治,久而久之,他学到了不少知识,就是从那时起,他越来越坚信,要想靠种地提高收入,光靠经验是不行的。

    葡萄也是看天吃饭的作物,“大小年”是当地农民多年来无法回避的“规律”,农民按照传统的经验种植葡萄,往往导致产量一年高一年低。可唐培军不信这个邪,他请教农业技术人员后得知,通过合理的疏果和采摘后合理施肥等措施就能基本避免“大小年”的发生,他在自家地里反复试验后,葡萄产量果然稳定了,村民们纷纷效仿这种做法,葡萄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曾经,唐培军因为种错了葡萄品种,辛苦培育了4年的葡萄让人大失所望,他二话不说全部挖掉,改种新品种。唐培军的眼睛盯着土地,也盯着市场,发现了受欢迎的新品种,他总是积极尝试,种好了就在村里推广。在村民眼里,唐培军不但是种地的好手,更是村里的主心骨和乡亲们的贴心人。

    唐培军还有一件被村民津津乐道的事儿,就是当“葡萄经纪人”。

    以前,村里主要种棉花、甜瓜和打瓜,可每年卖瓜是个麻烦事儿,村民大半夜的拉着瓜去卖很辛苦,唐培军便主动去联系收购商前来收购,从此就当上了“经纪人”。后来大家都种葡萄了,他也每年联系收购商,到现在已经有20年了。

    眼看葡萄快熟了,找订单成了唐培军最上心的事情。这几天,内地一位收购商找到了唐培军,希望能收购村里的葡萄,他是唐培军的“老顾客”了,连续5年都提前预约。唐培军早就将“经纪人”当成了自己的一份正式工作,“吐鲁番市的葡萄收购商大部分我都认识。”他说。2014年,铁提儿村卖出鲜食葡萄3000吨,有一半是唐培军联系客商前来收购的。

    当了这么多年的“经纪人”,唐培军不但有着广泛的外销渠道,也成了村民们信赖的人。“村民们有时候不了解市场行情,我和收购商中间协调,价格上不能让村民吃亏,”唐培军说,“有我在,村民们卖葡萄不会担心拿不到钱,收购商不给钱,包在我身上。”有时葡萄还没买,可村民急用钱,唐培军就拿出自己的钱先垫付给村民用。

    以前,村里的葡萄大部分晾晒成葡萄干,唐培军坚持卖鲜食葡萄,他仔细算过账,卖鲜食葡萄虽然辛苦,但利润比葡萄干大,他便经常和村民聊天,鼓励他们不要怕辛苦,在这位“经纪人”的带动下,慢慢地村民大都卖鲜食葡萄了。

    村里的事情常常让唐培军忙得不可开交。他经常得早早起床,先干完地里的活,然后再到村委会处理事情。不过,看着村民的葡萄种得越来越好,唐培军的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今年的葡萄产量一亩地不会低于3吨!”。临别时,唐培军指着路边的葡萄地,脸上的笑容又绽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