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区吉顺路北社区居民托合体提巴柯的变化

22.09.2014  09:49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  穿着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人显得干练。9月21日,在天山区延安路街道吉顺路北社区,居民托合体提巴柯·吾买尔打理着自家的裁缝店和水果摊,路过门口的大穿衣镜时,还不忘整理一下穿着。 

  托合体提巴柯说,自己这身穿着,加上妻子一身青红相间的艾德莱丝绸裙装,如果放在一年前,他肯定不能接受。 

  一年前,托合体提巴柯从和田来到乌鲁木齐打工,当时的他蓄着大胡须,妻子则穿着蒙面的罩袍,当社区工作人员前来做工作时,他不仅不听,还有抵触情绪,他成了社区的“刺头”。 

  针对托合体提巴柯的情况,吉顺路北社区书记马军说,社区并未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从小事做起、从把大家当成家人做起,逐步感化。 

  吉顺路北社区有维、汉、哈13个民族2080户,少数民族占57.7%,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各民族嵌入式社区。 

  今年年初,在全市启动的民族团结模范社区(村)、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吉顺路北社区以力争让所有居民把社区当成家为目标,通过在社区打造民族团结凉亭、长廊,社区每周固定开设社区大讲台、挖掘社区身边凡人善举等事宣传民族团结,还结合民生工作让每一个人都加入到社区团结大家庭中来。 

  利用自己精通维吾尔语的特长,马军与托合体提巴柯结成民族团结对子,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刚开始,托合体提巴柯并不领情,对马军很冷淡。 

  在平日交流中,马军得知托合体提巴柯儿子转学存在难题,就由社区出面,最终帮其解决了难题。 

  孩子顺利入学,这让托合体提巴柯对马军有了好感,但他并未向马军敞开心扉。他说:“别人无缘无故帮你,肯定图个啥呢。” 

  然而,马军并未图什么,反而发现了托合体提巴柯的裁缝手艺,为托合体提巴柯在小区腾出一间车库,帮助他家开了一家干洗店,并协调让他在干洗店门口设了个水果摊。 

  从替人打工到自己开店当老板,这是托合体提巴柯一直的梦想,看着帮自己实现梦想的人,托合体提巴柯握着马军的手说,今后他们就是兄弟。 

  有了自家的事业,托合体提巴柯思想变得积极了,他主动剪掉了胡须,还让妻子脱掉了面纱,他还与一位孤寡汉族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成了社区民族团结“模范”。 

  托合体提巴柯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兄弟团结有马骑,妯娌和睦有饭吃这个道理我懂,只有大家团结了,个人的生活才能更好。” 

  马军说,经过民族团结创建,如今社区居民都能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居民对社区认可度增强,社区治安和环境卫生也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