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北巷106号楼长马大姐爱楼十五年

26.03.2015  13:39

    (记者余梦凡通讯员李韶颖 )“3月不是学雷锋月嘛,我们家这栋楼就住着一个活雷锋,她是楼栋长马丽君。”3月24日下午4点,家住乌市永和北巷106号的许先生致电本报时说:“15年如一日,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帮大家办了不少事”。

  3月24日下午6点,永和北巷106号楼。一进单元门,一楼新铺的台阶格外显眼。“去年这个台阶塌了,大家进出不方便,马大姐挨家挨户做工作,筹集资金,请人来补好了台阶。”解放南路片区管委会永和巷社区包户干部古丽皮亚说。

  “马大姐”今年53岁,2000年下岗后至今,她在永和北巷106号楼已经当了15年的楼栋长。当得知有人给报社打电话表扬自己时,马丽君直摆手:“有啥嘛,这些都是楼栋长应该做的嘛。

  马丽君(右)和爱人金云(左)在家开了个“小饭桌”,提起楼栋长一职,马丽君说,多亏了爱人的大力支持。图/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摄

  马丽君的谦虚让邻居们坐不住了,住在她隔壁的郎淑梅说:“她太操心了,这15年,楼道卫生都是她打扫的,谁家下水道堵了都找她,就连做外墙保温,水电用的都是她家的。那三个多星期里,我们天天听着工人在楼下喊‘马姐,开一下水,马姐,关一下水。’为了方便用电、用水,她从早晨八点守到晚上八点,门都不出。

  马丽君的坚持得益于丈夫金云的支持。当楼栋长以来,楼道声控器、灯泡坏了,她自掏腰包更换,十余年来,仅灯泡她就换了近百个。“前些年灯泡都是我换,这两年我得了高血压,不能在高处站,她就找来楼下五金店的老板来帮忙。”金云说。

  五金店老板伋兆才开店十年,最熟的顾客就是马丽君,“她每个月都要来我这里买灯泡和声控器。

  提起楼栋长马丽君,80岁的楼桂英和82岁的老伴高义卿连声说好,由于儿女家住得远,两位老人的生活离不开马丽君的照顾。儿女不在时,家里灯泡坏了、电视调不出台、厕所堵了、头疼闹热,他们第一时间就到楼下敲马丽君家的门。

  “以前,我一口气从五楼打扫到一楼,也就花个二十来分钟,现在上了年纪,又患了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得直不起来,半个多小时才能打扫完。”越来越力不从心的马丽君也有过“退休”的念头,是住户的执意挽留让她坚持了下来。

  “为大家服务,我乐意,只要在‘岗’一天,我就好好干。”马丽君说道。

   □名词解释

   楼栋长

  在社区内的无物业小区,为了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方便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推行楼栋自治,在社区楼栋住宅中设立楼栋长。楼栋长由楼宇居民选举产生,主要负责楼栋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处理居民生活中大小事务,包括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等,融洽邻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