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兰人“北水南调”浇地 两千年前修建近十公里大渠

11.11.2014  13:12

古楼兰人“北水南调”浇地 两千年前修建近十公里大型渠道灌溉

近日,科考人员在罗布泊发现了一条近10公里长的干涸大型渠道,证实为两千年前左右古楼兰人修建的“北水南调”灌渠。

这条渠道位于楼兰古城以北,宽15至20米,深约1.5-2米,一些地段堤坝上有混杂红烧土角砾和炭屑的人工堆土覆盖在芦苇层上的人工修筑痕迹,科考人员认为,这说明渠道不是自然冲刷形成,而是古人修筑而成。

渠道南北两头,与两条干涸的天然河道相通。通过仔细观察科考人员推测,河水是从北部天然河道经人工渠道流向南部。在南部天然河道附近,发现大片的农田遗迹,“说明早在两千年前,古楼兰人就在利用这条人工修筑的大型渠道从北向南调水,灌溉南面的农田。”科考人员说。

科考人员进一步考察发现,在这条大渠引水口的中间有几个土台,土台之间的沟槽仅宽2米左右,从宽15米至20米,突然收缩到2米宽,科考人员推测这些很窄的地方应该是修建闸口或桥墩。

我们认为,那时北部的天然河流水量充沛,而南面的天然河流水量可能已不能满足农业需求,于是古人修筑了这条灌渠,引水灌溉。从巨大的工程量来看,可以想象,楼兰古国在一两千年前的农业有多么发达。”科考人员说。

古楼兰时,河水很充沛,呈现出一幅绿林环绕的景象。”科考人员说,他们在楼兰古城南面考察时,还曾发现了一条宽约140多米、深约20多米,延绵数十公里的大型河道,这条大型河道比今天台特玛湖附近的塔里木河河道大很多,“我们猜测是古注滨河(古塔里木河)遗迹,可想而知,当时古塔河的河水有多充沛”。

史料记载,罗布泊在距今1300多年前,水面浩渺,人们曾用“一望草湖、村舍不断、结芦为室、水鸟群飞”形容当时的景象,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气候变迁、上游大面积开荒、修建水利设施等人为活动,罗布泊水域面积急剧萎缩,生态环境迅速退化,20世纪70年代末,断了水的罗布泊终于成为“干湖”。

此次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为期5年,今年是第一年。科考将结合考古和气候环境变化两方面,通过揭秘古楼兰消亡与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的关系等,还原楼兰古国原貌,揭示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古楼兰的历史地位,同时为探讨古楼兰兴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保护罗布泊自然与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