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援疆干部刘双辉:让技术和厚德双面生辉

09.08.2016  16:10
刘双辉在哈密市南湖乡义诊 每一次实验,刘双辉都全副武装。实验结束,他常常汗湿衣背。   初见刘双辉,是在哈密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徐秀敏的办公室,刘双辉正跟徐秀敏商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开展方案。刘双辉是哈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援疆之前在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得知记者来意,徐秀敏用三个标签性短语总结刘双辉——填补空白、随叫随到、心态阳光。

  见记者诧异,徐秀敏进而详细解读这三个标签:刘双辉来哈密后第一件事就是帮我们建起了艾滋病病毒载量实验室,指导开展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新技术培训及带教工作,填补了哈密市此项工作的空白;疾控中心工作量大、人手少,但他一直任劳任怨,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他家,任何时候见到他,他总是乐呵呵的;不管是地区疾控中心还是市疾控中心,不管是慢性病科还是卫生科,刘双辉随叫随到……

   建实验平台,填补哈密空白

  2014年3月,刘双辉到达哈密的时候,哈密地区疾控中心正在建设艾滋病病毒载量实验室。到哈密之前,刘双辉在南阳刚好也从事这项工作。检测病毒载量的目的是通过数据比对某种药物服用一年来的治疗效果,对艾滋病治疗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因为熟知各种实验设备的性能和操控方法,又在病毒载量实验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援疆工作单位原本定在哈密市疾控中心的刘双辉被抽调到哈密地区疾控中心。刚一到岗,刘双辉就围绕精密仪器的配套实验器材、耗材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把既实惠又易操控的设备配置齐全。

  紧接着,刘双辉带领疾控中心相关科室的同志,开展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新技术培训及带教工作。“刘主任特别认真,我们哪个实验细节不到位,他都要重新示范,然后看着我们重做一遍,直到符合要求。”在维吾尔族同事阿也提·依马尔的第一印象里,刘双辉的严厉多于和蔼。带教大家做实验的同时,刘双辉还把自己多年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积累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3个月过后,哈密地区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工作从无到有,顺利开展起来。当年,在国家级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考核中,哈密地区疾控中心取得优秀成绩。该项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考评组专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了不起!

  不知不觉中,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三年。按照既定援疆计划,刘双辉的援疆工作时间是一年半,2015年底就应该回到南阳。“当时,病毒载量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还有大量的工作没有完成。”刘双辉介绍,从工作上讲,那个时候不能走,同时,哈密地区疾控中心的领导和同事也再三挽留。“我主动要求延长援疆期限,继续留在哈密工作。

   热心传帮带,深受同事称赞

  在后来的交往中,阿也提改变了对刘双辉的看法,“刘主任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大家,在日常交往中,却更像一位兄长,处处关照着大家。

  谈及正在开展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阿也提脱口而出,“我们还没做过呢!”刘双辉随口接话:“没事,我可以帮你!”“”的概念是,刘双辉在完成哈密市疾控中心1200个样本检测实验的同时,又主动承担了哈密地区疾控中心的800个样本检测任务。

  这种“”几乎是一种常态。实验室刚组建的时候,阿也提正在休产假,错过了技术培训,产假结束后,适逢办公室有人外出进修,实验人手不足,阿也提必须尽快上岗。在加班加点教阿也提进行实验的同时,刘双辉主动承担了艾滋病初筛和确证实验的日常工作,和大家一道完成了2400人次的哨点监测项目。同时,又参加完成哈密地区900人次的三种疫苗抗体水平监测。

  2015年11月,病毒载量实验进展的关键时期,病毒载量仪坏了。实验却一天也不能耽搁。哈密地区疾控中心与吐鲁番市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对方同意在他们的仪器上进行实验。当时,负责该项工作的阿也提正在哺乳期,就在她为难之时,刘双辉说:“你孩子太小,让我去吐鲁番做实验吧!”刘双辉赶往300多公里外的吐鲁番,历时12天,完成300多份样本的检测任务。“每次实验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那些天,我真担心刘主任的身体。”阿也提说。

  三年援疆即将到期,面对哈密地区疾控中心和哈密市疾控中心的再次挽留,刘双辉说:“如果哈密的工作确实需要我,我愿意继续延长援疆期限。

   搭交流桥梁,增进两地友谊

  “他是专家,却没有专家范儿。手把手教我们操控精密仪器,和我们一道加班加点不讲待遇,不管谁任何时候有问题,他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为我们解答;单位新进的仪器设备,他也和大家一起肩扛手抬弄到实验室……”说起刘双辉,徐秀敏的脑海里有无数画面。

  今年4月,在刘双辉的积极联络下,哈密的同行来到南阳进行业务交流。同时,刘双辉还带他们进一步了解南阳。“看到了漂亮的白河,结识了热情的南阳朋友,了解了南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认识到南阳为南水北调做出的巨大贡献。”徐秀敏把对刘双辉的印象揉进南阳的风光和文化中,从此,哈密市疾控中心的例会上,“南阳担当”成了热点词汇。

  援疆期间,刘双辉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也没有间断学术研究,他先后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和《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成为单位的科研标兵,在哈密同事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业务交流结束回到哈密后,徐秀敏问刘双辉:“你们南阳山清水秀,那么漂亮,你为啥总说我们哈密美?”刘双辉回答:“因为这里有一帮热心肠的朋友,有放不下的实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辽阔!”在刘双辉眼里,这里的所有,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