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村的大变化

10.09.2014  12:07

    天山网讯(通讯员张伟民 刘超报道)在美丽的尼勒克县喀什河畔,有一个宁静淳朴的小村子——加哈乌拉斯台乡加哈乌拉斯台村。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使该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甜蜜生活有盼头

    日前,笔者来到加哈乌拉斯台村,亲身体验村民们的甜蜜生活。

    刚到村口,映入笔者眼帘的是宽敞的硬化街道和整齐的房屋。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红花与绿树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沿街道一路走去,十多个垃圾处理池均匀分布村中,格外醒目。

    “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大雨一冲坑坑洼洼更难走。现在好了,硬化道路到了家门口,真方便啊!”提起村中道路的变化,领着小孙子在路边乘凉的村民哈拉提乐得合不拢嘴。

    “没修路时,街上垃圾乱堆,没人管没人问。为改变这一状况,村两委借惠民工程这股东风,迅速行动,修整了村内的道路,建起了垃圾处理池。现在,我们村再也看不到垃圾漫天飞、遍地堆的景象了!”说起村里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田立奇自豪地说。

    据悉,该村已硬化道路3500多米、建垃圾池15个,实现了硬化道路“户户通”、垃圾有人管,把方便送到了家家户户。

    精神文化有去处

    夜幕降临,忙了一天的加哈乌拉斯台村民三三两两地走向广场,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

    广场灯下,有人打篮球、做游戏,有人在健身器材活动筋骨,还有的人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不一会儿,整个广场便热闹起来。“之前,我们家前面这块地是无人管理的老荒地,地势低洼,垃圾遍地,恶臭难闻,苍蝇乱飞。去年,县乡两级对这块地进行了改造,将之前的‘垃圾山’改成了现在的文化广场。你看,光滑的水泥地面、崭新的健身器材,一点儿都不比城里的广场差。关键是有了它,我们村的夜生活更丰富、更健康了。”村民徐万和说起文化广场,心里美滋滋的。

    据介绍,2013年,为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县乡村三级部门多方筹集资金450万元,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从此,加哈乌拉斯台村民有了幸福的夜生活。

    红火日子有产业

    “这40多亩树上干杏果树,不包括林下套种的打瓜,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挣十几万元至二十万元。” 在该村村民刘作庆的果树林里,他指着身后的一堆堆打瓜兴奋地说。

    在产业发展上,近年来,加哈乌拉斯台乡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精心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哈乌拉斯台乡副乡长于海威介绍说,尽管干旱少雨,但凭借自身的自然优势,加哈乌拉斯台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亮点乡,仅加哈乌拉斯台村450多户的村民中,像刘作庆这样的饲养户有24户。目前,加哈乌拉斯台村的林果种植面积大约有3800亩,年产打瓜500多吨,该村村民靠特色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除此之外,加哈乌拉斯台村的其它增收模式也很有特色,如土鸡养殖、红辣椒、豌豆、玉米、甜菜为主的产业模式,据了解,全村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638元,增收1572元,增收22.2%。通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哈乌拉斯台村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硬任务和软任务,实施了村级阵地“13101”功能拓展计划,实现了村级办公阵地“九室一厅两场”。坚持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和入户常态化机制,切实提高了便民服务的水平。 “今后,我们将多想办法,加大我们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让村民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说到今后的工作,田立奇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