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科技援疆工作成效显著  

12.06.2015  21:12

              新一轮科技援疆全面实施以来,在国家科技部的直接部署和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科技厅充分发挥受援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各方优势科技资源,着力推动《全国科技援疆规划(2011-2020年)》各项任务的落实,科技援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成效一:科技援疆大力推动新疆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各部门集成科技资源,启动实施了一大批科技援疆项目,攻克了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核心关键技术,促进了新疆特色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如超高压直流输电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使国家“西电东输”、“疆电东送”成为现实;抗逆基因的发掘与分子育种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使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为棉花产业持续保持“单产”等四项全国第一提供了技术保障;新疆特色马产业由小到大,已在5个地区9个县(市、场)建立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疫病防控核心示范区3个、推广辐射区9个、配种站7座,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效二:科技援疆积极促进新疆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国家各部门逐年加大国家科技惠民、富民强县、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支新工程等计划项目对新疆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民生改善。如科技惠民专项“岳普湖县苦咸水淡化”项目解决了69所学校25000多名师生安全饮用水问题;“克拉玛依市远程医疗技术示范与推广”将会诊终端覆盖到医院科室、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站/村卫生室,每年预计可减少外转医疗费用约2000万元,节约1500万元外出就医旅途费用。

              成效三:科技援疆显著提升新疆科技创新能力。 在科技部的支持和推动下,新疆已建立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3个国家级高新区、7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了零突破。天山北坡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工作启动并进展顺利。昌吉、石河子、乌鲁木齐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被认定为国际创新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113家快速增长到目前的370家,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创建了一批知名品牌。建立了国家光伏发电装备、国家输变电等9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科技成果大幅涌现,专利申请和授权快速增长。

              上述成绩是在不断的总结“十二五”期间科技援疆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取得的。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 规划先行,确保科技援疆有序进行。在科技部直接领导下,编制发布的《全国科技援疆规划(2011-2020年)》,科学确定了科技援疆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具体项目和建设时序,构建起“大科技”援疆格局,为科技援疆工作全面、有序地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的指导下,自治区认真组织策划合作项目、先进技术产业转移、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人才引进交流与培养等任务,主动与19个援疆省市和四川、重庆等西部兄弟省市科技部门进行对接,达成双方共同认可的援疆工作任务,促成80多个重大科技援疆项目达成协议,金额达55亿元。

              主要经验和做法二: 多方支持,使科技资源向新疆聚集。在国家层面,科技口六部门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从资金投入、项目扶持、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4年来支持新疆各类项目经费超过20亿元,一批“973”、“863”、支撑计划、国际合作等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启动实施,推动了新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19个对口援疆省市结合受援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各类科技资源向受援地聚集。各省市科技部门积极引导本省科研院所、企业与新疆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对口支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4年来在生物育种、温室大棚、新技术示范等方面实施科技项目314项、经费21.6亿元,并通过交流培训、选派科技特派员、定向培养等方式,累计为新疆培养科技人才702人,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经验和做法三: 主动对接,充分发挥新疆主体作用。为推动《全国科技援疆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自治区科技厅积极配合科技部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工,编制完成了《全国科技援疆实施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受援地的科技需求、预期目标等。为扩大科技援疆力量,新疆科技厅主动协调沟通,促成了重庆市对口支援乌鲁木齐市、四川省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在援疆中率先形成了科技援疆的“21+2”合作机制,实现了科技援助地州市的全覆盖。为更好地承接援疆省市的技术在新疆的转移转化,自治区设立了“科技支疆专项计划”,2011年以来新疆与20多个省市共同实施科技支疆项目456项,安排财政经费1.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9.75亿元,实现先进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462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1213人,新增就业人员16945人,有力提升了新疆科技创新实力。

              (支疆办  孙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