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新疆准备好了

19.01.2016  18:03

 

十三冬新疆准备好了

 

      “来吧,穿越冰雪,穿越星辰日月,薪火相传的文明从来就没有熄灭……”两天后,十三冬的会歌将在新疆上空响起,十三冬的圣火将在火炬塔上点燃,全国乃至世界都将为之瞩目。

  翘盼这个冬云圣火点燃梦想的日子,追溯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冬运梦想奠定的坚实基础,回望4年来天山儿女为举办一届“国内一流、国际水平、和谐安全、精彩难忘、影响世界”的冬运盛会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满怀信心地告诉世界——

  十三冬,我们准备好了!新疆欢迎你!新疆欢迎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

  新疆日报讯(记者杨英春报道)

  快速发展的自信政通人和的环境

  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举办之年,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后。是巧合,更是必然。

  1955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2亿元,财政收入只有1.7亿元。那时的新疆大地,百业待兴,经济还很落后,人们根本不敢想象,在巍巍天山脚下还能够举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

  60年来,新疆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自治区党委提出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理念,既要发展的速度,更注重调结构转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疆掀起了后发赶超的发展浪潮。

  无声的数字,诉说着新疆的巨变。2010年—201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1%,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的位次由2009年的第30位跃升至2014年的第4位,创历史最好水平。

  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打牢了新疆举办冬运盛会的物质基础,也让天山儿女拥有了足够的自信和能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为了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自治区党委连续6年推进“民生建设年”,开启了民生建设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6年间,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塔里木河畔到阿尔泰山下,从南疆到北疆,从城市到乡村,民生工程遍地开花。这一时期成为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民生连民心,民生聚民心。现在的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众志成城。

  自治区成立60年来创造的奇迹令世界惊叹,随之提升的还有社会文明、百姓素质、科学精神、法治观念、环境理念、创新意识。

  十三冬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自豪地表示,能让冬运会第一次走出东北走进新疆,这本身就是国家对新疆的经济实力、社会综合能力的认可。

  得天独厚的资源国际一流的场馆

  正值隆冬,大自然在广袤的新疆大地绘就了一幅磅礴壮美的塞外冰雪长卷。在冰雪长卷上,各种冰雪风情节热闹登场,大大小小的滑雪场、溜冰场上如游乐园一样热闹……

  冬季的新疆“盛产”冰雪,从每年11月下旬到来年3月底,长达5个月的漫长冬季让冰雪成了新疆人生活的一部分。新疆人不仅习惯了与冰雪为伴,还创造了新疆特色的冰雪文化。阿勒泰地区的人类滑雪运动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至今,牧民们穿着毛皮滑雪板在波浪般起伏的雪野上飞驰的画面,仍有天人合一的美感。

  在辽阔的北疆,不仅山形地势好,风景优美,海拔适中,而且雪期长,雪质佳,风力小,暖阳当空。这些开展冬季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天然条件,新疆一应俱全。

  “新疆的冰雪资源得天独厚,一点不比东北差。新疆人对冰雪运动的喜爱与生俱来,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潜力巨大。”新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76岁的单兆鉴力挺新疆。

  新疆不仅有先天的冰雪资源,还有后天努力精心建造的国际一流场馆。

  2014年12月27日至28日,十三冬首个测试赛暨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锦标赛在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举行。在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体验之后,运动员宁琴由衷地说:“这个滑雪场的距离和坡度都与国外一流比赛场地很像,比索契冬奥会的赛道还要好,是国内顶尖的滑雪场地。

  2015年初,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暨十三冬测试赛在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开赛。两天的比赛下来,这个滑雪场让人们惊喜不已。

  “这里的赛道是全国最好的,垂直落差达到了300米。”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冰雪部副部长杨军说。

  经过了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锦标赛、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等一系列国内重大冰雪赛事严苛的测试,以往不为人知的天山天池、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已声名大震,成了冰雪健儿公认的世界一流滑雪场。

  距离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不远便是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它外形如绽放的雪莲花,规划设计、智能化程度、竞赛技术条件和建设质量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2015年9月17日—20日,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暨十三冬花样滑冰资格赛在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举行。4天角逐既是选手间的较量,也是对场馆的考量。

  比赛期间,冬奥会冠军、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花样滑冰部副部长、花样滑冰国家队双人滑主教练赵宏博在测试了比赛场馆后,赞叹道:“新疆冰上运动中心是一座可以举办国际赛事的场馆,这里的冰质、场馆设施、灯光都很棒。

  “新疆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国际一流的场馆,将为参加冬运盛会的体育健儿提供最好的展示平台。”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副主任邱文军自信地说。

   八方协作的机制万众一心的精神

  1月16日,正是周末。记者见到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朱丽杜孜时,她正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在教室里学习志愿服务手册上的相关内容。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十三冬在新疆举办,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前所未有的热情,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少年儿童,从党政干部到普通群众,无数人为之献计出力,尽职尽责。

  1月9日的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一片白茫茫的雪山脚下,近300人忙碌地穿梭在一条两百多米的雪中小道上,他们手拖肩扛尿素袋,通过人力平整十三冬比赛的雪道,当天滑雪场附近的村民自带午饭共拉运了6万多袋积雪。

  “这么大的活动真的就在家门口举办,我们在家也坐不住啊!”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民族乡阔克呼拉村村民哈别克表示,“希望十三冬能把新疆人的精神和风貌传向世界。

  民心因冬运而凝聚,精神因冬运而振奋。为确保十三冬成功举办,在冬运场馆里,经常可见工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流动采血车上,自愿无偿献血的学生、市民络绎不绝;公交车上,给老人、残疾人、孕妇让座已成为一种习惯……人人都为十三冬的意识渗透到新疆的每个角落,内化为新疆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1月17日,推开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运动员公寓的窗户,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比赛场地,清晰可见。滑雪场招标采购主管张曦告诉记者,为保证运动员能休息好,已提前安排试睡人员,从2015年12月29日开始,每天轮换不同楼层和房间试睡,以便发现问题提前整改。

  细微之处见真情。为确保冬运会圆满举办,新疆已经建立起八方协作的机制,勠力同心,努力为盛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保障。

  安保方面,本届冬运会预计将迎来各代表团、嘉宾、媒体、志愿者、安保和工作人员等超过1万人,是全国冬运会规模最大的一届,安保压力可想而知。为此,自治区公安厅提早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安保实战演练,为全面做好冬运会安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服务方面,承担冬运会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工作的医院共14家,医务人员300多名,还有90多名医疗保障志愿者。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在两大赛区派驻有12名专家的手术团队,覆盖胸外、脑外、脊柱、骨科和创伤外科等,基本具备实施现场手术的条件。

  气象服务方面,新疆气象部门在冬运会雪上项目的两个赛场布置了12座自动气象站,对赛场温度、风速、风向等7类气象要素进行精细监测,可在赛事期间实时向运动员和公众提供气象预报。

  ……

  正如十三冬组委会的承诺:“给新疆一个机会,新疆一定会给世界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