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冰球场馆获赞誉 小细节仍需打磨

08.07.2015  11:04

    7月4日,距离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整整200天。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冰球馆里一场邀请赛分外激烈,对阵的双方是乌鲁木齐队对哈尔滨队,这是两队为备战十三冬而前来的适应性训练,同时也是冰球馆首次进行比赛测试,图为比赛现场。

    天山网讯(记者王玮 张新军摄影报道)冰刀划过冰面,发出急促的“嗤嗤”声,分别身着红色和白色赛服的两群人,在冰面上不停飞驰而来,飞驰而去——时而“火焰”包围了“冰山”,时而“冰山”又冲散了“火焰”。

    2015年7月4日,距离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整整200天。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冰球馆里一场邀请赛分外激烈,对阵的双方是乌鲁木齐队对哈尔滨队,这是两队为备战十三冬而前来的适应性训练,同时也是冰球馆首次进行比赛测试。

    冰球馆总建筑面积约11549.1㎡,建筑高度为24.5m,地上3层,体育建筑等级为甲级体育建筑。各层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框架结构,基础型式为柱下独立基础,能够容纳一千名观众现场观看。

    站在一楼的比赛场旁边,记者看到在普通护栏之上,还围绕着一圈一人高的透明玻璃挡板。尽管隔着挡板,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场内的球员们脚踏冰刀,风驰电掣。

    场馆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寒冷的冰面一旦与潮湿的空气相遇后就会形成雾气,所以需要通过除湿设备吸走湿空气,同时灌入干燥的空气,才会让场内不会产生阻碍视线的雾气。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赛场边的玻璃挡板被撞得哐哐直响,场内的球员将冰球的速度、力量、技术、智慧和勇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完全诠释出冰球这项最“”的勇者运动。

    “冰的感觉挺好的,比想象中的好。稍微有一点点粘,稍微会对运球、传球有些影响,不过不明显。”哈尔滨队员张昊说。

    本次比赛,哈尔滨冰球队来了20多位运动员,都是将要参加十三冬的队员,主教练王本余介绍,这次过来既有适应性训练的考虑,同时也要通过他们多年参加比赛的经验,对于十三冬的场馆建设、场馆服务这方面,给出东道主一些建议。

    王本余说,他们通过比赛的测试,对于场馆的几个方面都给出了建议,比如场地的通道门比较紧,不利于球员进出;球馆内电子记分牌也应该有外层防护。

    “你像记分牌那么大的一个贵重设施,万一冰球飞过去打到记分牌上,就是好几万的损失,应该考虑挂网。因为在冰球比赛里飞出去的情况太普遍了。”王本余说,球馆的窗户上最好能挂上窗帘,这样不会因为太阳光照进来影响到球员比赛。

    “可能新疆对于冰球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多,有些细节还不太清楚,我们帮助点一下,马上就能改善。”王本余表示,冰球馆的总体感觉非常好。

    “这种规格这种条件,场地的设施都比较全,迎接冬运会甚至承接一个国际上的大型比赛都没有问题。”王本余说。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举行倒计时200天启动仪式

     冬运会首次走出东北 新疆开启“破冰之旅

     冰壶场上“父女兵” 全力备战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

点击进入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