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非遗传承人郭锡鸣:蛐蛐罐满载百味人生

11.12.2015  13:28


郭锡鸣正在制作蛐蛐罐

天津北方网讯:在海河边长大的孩子可能对摔泥罐都不陌生,三五个小孩凑在一起,手里那些从河边辛苦挖出来黄澄澄的泥巴使劲儿的捏软揉熟,就为弄成空心的瓢型然后扣在地上,听清脆的“”一声响,响声越大,泥巴的主人就越开心骄傲。郭锡鸣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从18岁开始“玩泥”,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将北派蛐蛐罐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延伸,2009年,他传承的郭氏陶罐项目正式被列入了河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二号桥街道中板厂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记者见到了“圈内人”口中的“手艺人老四”——郭锡鸣。作为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河东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初看郭老跟“艺术家”一点也不沾边。一身简单的工作服、一双普通的旅游鞋,整齐但是充满“土气”,用郭老自己的话说:天天跟泥巴打交道,没法不“土气”。提起蛐蛐罐,郭老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兴冲冲打开一个一米见方的老式木箱,把十几个蛐蛐罐一字排开,给记者讲解起来。“这些是半雕,罐上只有一面雕刻着图案,国花牡丹寓意前程似锦。这些是满雕,八骏图意蕴气质飞扬、民族精神,满雕最大的难点在于你从侧面角度观看雕刻都应该是一个平面,不能有任何突出的部分,但是直视时候雕刻又要立体感十足、栩栩如生。

郭老制作的蛐蛐罐,在“圈里”可谓一罐难求。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六个子玉蛐蛐罐能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郭老的罐大的可以装下西瓜,小的可以手握怀揣,以天津本地黄泥为原料古法制作,经过澄泥、沥水、回性揉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几十道工序,一个罐成品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但一尊精品罐售价几十万也是常有的事。“我这个行当虽然报酬不错,但是勤快人不爱干,懒人又干不了。主要是太辛苦了,要不是发自内心喜欢,我也坚持不下来这么多年。”提起手艺传承,郭老摇头笑着说道,“光是选土、揉泥这两个大步骤就能把冲着挣钱来的学生给吓跑了。每年最冷的时候选土方便,没有植物覆盖,合适的土更容易找。新土挖来先要风干,然后浇透水,再次风干,等泥土自己干裂成小块再泡到水里进行提碱、过滤、沉淀等步骤,滤好的泥土不能含丁点杂质。揉泥比揉面还累,土坯放到三四成干就要进行揉制,翻来覆去地揉,直到里面的空气都被揉出来,保证没有任何小气泡才行。这活儿累了还不能歇,你歇了风不歇,耽误会儿泥就让风抽干了。等泥揉上劲儿了,就算做好了准备工作。去年有12个大罐就是因为揉泥不到位存了气泡,等烧制完成全裂了。”郭老每年要用几立方米的土,没把子力气这活还真干不了。

郭锡鸣自幼受父亲熏陶学习陶艺,并由父亲领入中国著名陶泥雕塑艺术名家季子平先生门下,拜师学艺,得其真传,成为关门弟子。经过几十年磨砺,通过自身较高的审美能力及娴熟的创造手法,他将罐体制作与雕刻技巧融合在一起。记者细细地观赏其制作的蛐蛐罐,造型简练、古朴大方,色泽淳厚,宛若珠玑。罐体上有下刀如神的花鸟浮雕,更绝的是,上面还有首与蛐蛐儿有关的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作者为诗人杜甫。

郭锡鸣一年能做出来的罐四五百个,但罐子需要经过进窑烧制才能最后成型,烧制过程会有50%的失败率,所以对于郭老来说,每件作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些工艺复杂、花色繁琐的珍品就更为难得。18岁就进麻纺厂做“伙夫”的郭老对于炉火的掌握算得上“纯青”,就算这样,前两年的一炉精品罐还是全都毁了,提起这件事郭老至今仍心疼不已。“那是人家预订的一批蛐蛐罐,当时也是冬天,一般烧炉要三天,第一天温炉的时候还比较顺利,但是第二天加热的时候天气就突变了,刮大风,这是烧炉的大忌!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等到第三天闷炉,温度一降下来我就一头钻进窑里,一看,心就凉了,所有的罐子没有一件品相好的,我一生气把一窑的罐子全都砸了。看的买主直心疼,一直说您别砸啊,有的还能用呢。”这种事情,郭老这四十几年没少遇见,所以他说心脏不好也算自己的一个职业病了,“有时候烧窑时听见里面咔咔响心都哆嗦,恐怕是自己得意的作品没烧好。

思及钻研了数十年的陶艺烧制技术就要失传,郭锡鸣坦言,现在是经济时代,他所烧制的这些古陶艺,没有雄厚的资金去经营,是无法上档次和规模的。“今年,我最希望将自己的作品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锡鸣说:“把灿烂的古老手工制陶工艺传承下去是我毕生的梦想。现在如果有人肯上门真心学艺,我会毫无保留地把这门即将失传的手艺传授给他。”郭老已经在相关部门的联系下,将自己在二号桥地毯路社区的家作为传统工艺家庭活动室,接待来自社区的青少年来家里进行传统艺术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有兴趣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