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委史志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引进稻田养鱼技术 为民探索致富路

01.12.2016  17:36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索古鲁克村主要以发展生态旅游、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该村共511户2267人,其中贫困户303户1261人,占到总户数的61%,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8050元。喀什地委史志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村民发展致富,立足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引导群众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该村金字招牌,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取得明显成效。

  工作队结合索古鲁克村水稻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通过联系地区农科所、水利局、农业局、渔业检测中心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索古鲁克村气温、稻田环境和水质进行测试和指导,在农民单一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进稻田养鱼技术,以水稻种植为主、在稻田内养鱼为辅,采取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方式,生产纯绿色食品,发展特色“间作式”生态农业,打造金字旅游招牌。根据传统耕种模式,亩产350公斤水稻,扣除成本纯收入为1040元;按照稻田间作养鱼的模式,亩产280公斤水稻和163.5公斤鱼收益来算,亩产值为12090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收11050元。稻田间作养鱼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水稻增产,更是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源,扩大再生产,不需额外占用耕地就可以生产水产品,既增加农民收益,又可以让人们吃上放心的、纯绿色食品,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同时,稻田养鱼相应加高加固田埂,增加蓄水能力,有利于防洪抗旱。根据食物链效应,此模式还具有较好的灭虫效果,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及血吸虫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以此模式在该村大规模推广,按该村2000亩稻田计算,将给索古鲁克村人均增收9748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美丽效益“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