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非遗融入大众生活

09.12.2015  13:09

虽然民间工艺被很多人所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知。”年仅27岁的广绣传承人刘秋丽带着她的绣作《荔枝弯涌》,阐述着她此行的目的与期望,“我认为,传统技艺不应束之高阁,只有让它走进现实生活,才能重新焕发生机。我正是带着如何让广绣运用于生活而又保持它原有的特色而来到上海的。”这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新学员见面会上的一幕。

为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责任,在夯实传承基础上开阔创新眼界,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正式开班,该班共开设“服饰”与“工艺美术”两个类别,分别为期40天与20天。

传承活在生活 需创新意识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象征。然而,经济社会的转型,给传统文化技艺带来了冲击,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失去生存土壤的窘境,个别非遗门类与现代生活日益脱离,受众群体逐渐减少,传承更是后继乏人。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工艺的传承多注重技术,部分传承人群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均受到局限,行业整体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得不足,因而出现了模仿的多、创意创新的少,观赏把玩的多、日用实用的少,大众的不精致、精致的不大众等一系列问题。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校长俞振伟指出,根据文化部领导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的就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保护,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中保护。通过创新,搭建艺术与生活的桥梁,请非遗走出橱窗,融入大众的生活。而非遗传承人则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自己的灵感与感悟,让民族的瑰宝踵事增华。“在文化领域中,‘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意识的关键之处在于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怎样寻找灵感是需要意识的,需要更有前瞻性的意识。研修班就是增强学员们意识的一个好机会。”俞振伟在研修班上这样说。

理论结合实践 交流激发创新

与普通研修班不同,此次研修班建立起跨界研修学习平台,采用理论学习、校园体验与市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据介绍,此次课程既有扬州八刻(竹、木、石、瓷、砖、牙、纸、漆)、徽州三雕(木、石、砖)、云锦艺术、缂丝艺术等传统工艺服饰的实地鉴赏学习课程,又有3D打印技艺、丝网印刷技艺等现代工艺技术的课程,还有“宜家——面对大众的设计”“互联网+协作战略”的创新创意课程。

在一个工业化极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途径实在不多,更遑论非遗文化。笔者有幸旁听了非遗工艺美术研修班的一堂课。马头墙下,推开沉重古朴的木板门,一层轻薄而雅致的纱质屏风映入眼帘。碧瓦朱檐,雕梁绣柱,外加几件精美细致的摆件,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座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内,20名来自全国16个省市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围桌而坐,津津有味地听着上海社科院非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蔡丰明教授讲课,讲他自己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课间,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不绝于耳,师生间还时有互动。几小时下来,竟给人一种听不够的感觉。

来自湖北的麦秆剪贴技术传承人邓小军向笔者坦言:“原本以为枯燥的理论课程,竟成了适合我们这群人的‘爽口菜’。讲课老师见解独到、想法新颖,此等营养盛宴,谁能拒绝!”而安徽界首彩陶传承人曹振亚则恨不得将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刻在脑子里,“我就像小树苗一样吸收着高质量的营养大餐。

据了解,此次研修班不仅内容经过精选,授课教师阵容更见“高含金量”。国内外三四十位工艺美术和服装工艺专业大师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学习,通过专业研修与文化研修提高传承人群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树立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并帮助他们了解、探索互联网时代非遗产品的品牌建设、市场运营和推广,开拓多元创新的思维方式。(洪伟成 黄艺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