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

05.04.2016  12:24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雷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创新载体和方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更好地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以小见大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1983年起,自治区已经连续开展了33个“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活动,并在全疆发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这些都是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晓霞表示,新时期新形势下,随着“民族团结教育月”向“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创新,载体和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总的来说,还是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常抓不懈,坚持到人、管用、有效原则,区分对象和层次,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努力取得好的效果。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副主任何国庆参加“访惠聚”工作时在南疆农村住村一年,他认为,让党的民族政策为群众熟知并真正在基层落地,才能让各族群众体会到“团结稳定是福”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身体力行维护民族团结。

  何国庆表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讲团特别是“草根宣讲员”的作用,讲透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带来的巨大变化,讲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好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切实打通民族团结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对广大基层群众来说,民族团结宣传‘接地气’最重要,要善于以小见大,将热爱祖国的大道理细化为爱新疆、爱家乡的小道理,将维护民族团结的大道理细化为爱亲人、爱邻居、爱同事、爱同学的小道理。既要重视潜移默化,又要重视参与体验,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抓好“八进”工作做好创建活动

  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然要坚持下去。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提出,创建工作要坚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今年,要重点抓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八进”,即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团场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

  对此,李晓霞表示,要找准创建活动与群众利益和本职工作的结合点,突出时代特色、群众特色,创新创建活动形式和内容。比如开展争创“民族团结好邻里”“民族团结好庭院”“民族团结办公室”“民族团结好班级”“民族团结小卫士”等活动,使民族团结意识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头脑。

  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侯汉敏说,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自治区妇联今年要进一步发挥各族妇女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特殊作用,抓住妇女善于沟通和在家庭中的特点,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组织邻里、南北疆、兵团、内地各民族家庭开展融情行动,倡导现代世俗生活。同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发现和选树新的民族团结典型。

   从孩子抓起搞好民族团结教育

  孩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抓好青少年教育这一基础性工程尤其重要。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梁超说,民族团结一定要从小抓起。做好民族团结进课堂、进教材工作,中小学校可以聘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先进担任政治辅导员和义务宣讲员,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

  梁超表示,教育系统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挖掘宣传典型事迹,带动和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话、人人做民族团结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

  喀什大学教授古丽娜尔·吾甫力表示,教育是渗进血液、透入灵魂的事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加强对各族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就中小学而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民汉合校、学习混合编班、住宿混合同舍、活动混合编队,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在幼小的心灵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