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让“老非遗”变“新玩意”

20.01.2017  13:10

面对非遗“”而不“”的窘境,东莞非遗如何破局?近日,东莞广州美术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协同创新成果展在岭南美术馆惊艳亮相,很多市民发现,原来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义束之高阁的东莞标志性资源与文化,竟然被一众创意团队重新“”起来。

莞草编织技艺,在东莞有着流传千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前,在广东出口的产品中,草席编织品一向是东莞的大宗出口产品。而现如今,莞草种植与编织技艺,生活中真正见过用过的人凤毛麟角。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经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协同创新团队的再设计和编织生产,一根根看起来干瘪的莞草,蜕变成了时尚的灯具、茶几、屏风等各式创意家具饰品,这也让看到这些莞草文创产品的市民惊叹不已。

广受欢迎的非遗文创产品,从侧面反映了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高冷”,只要把对脉,找对路,群众口碑和市场反应可期。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莞草)再生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张欣琦认为,相比保护,更多的是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推广非遗。

非遗的市场是很大的,但怎么做要有方法。”东莞市餐饮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黎平对东莞非遗的活化有着更“市场化”的看法。“东莞的很多非遗产品也可以考虑和餐饮、旅游结合起来,利用东莞在珠三角的区域优势吸引市场。

鑫源、矮仔祥是东莞食品代表——腊肠的著名老字号,但全国市面上出尽风头的却是中山黄圃腊味。”对东莞非遗活化成果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谭军波略感遗憾,坦言过年过节回老家时,“带什么东莞特产回家”成为一道难题。在他看来,东莞非遗的传承与活化,需要良好的品牌传播,只有做好品牌宣传,非遗才不会成为沧海遗珠,通过开发衍生品、纪念品、开设“非遗”旅游线路、拍摄纪录片、学徒培养、建博物馆、体验馆、进校园等方式都可以有效推广“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