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江非常的“非遗梦”

21.04.2016  12:54


□本报记者张舒娜实习生冯菲文/图

核心提示

因为喜欢,所以执著。30多年来,为了自己的民俗情怀,为了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瑰宝,他热情地奔走、忘我地工作,日夜挥洒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因为责任,所以担当。30多年来,他为了保护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非遗传承人申报各级项目,对众多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性发展,无怨无悔地行走数万里,足迹遍及豫北的村村落落……

他就是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

人物简介

刘小江,清丰县人,现任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

刘小江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在《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星星》《青年文学》《诗神》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民间文化研究论文等400余篇,主编出版了《中国歌谣集成·濮阳市卷》《水族的故事》《蓝苹果》《冬天里的遐想》《东北庄杂技》等书,先后荣获“全国民间文学集成先进工作者”等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

在中华文化的传奇与深重之间,刘小江走得异常艰辛。

他是一个彻底的文化人,是用生命在托付文化担当与梦想的那种人。在濮阳,几乎所有的文化圈头衔都有他的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民盟濮阳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

已是不惑之年的刘小江,说自己就是一个最底层的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自己对文化的喜爱。

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痴迷。

中华文化的神奇,源于图腾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正是诞生于濮阳。有了这个神秘的传奇色彩笼罩,由此而续延的中华文明传承,就多了许许多多让子孙万代引以为豪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人在讲述着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故事,传续着跟故事相关的一项项世代技艺。这些由技艺而生的故事,或由故事而来的技艺,就是刘小江最喜欢的事业:非遗。

濮阳居中原交通要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块大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中华第一龙”的考古发掘,将中华历史文明从五千年向前推到了六千年,濮阳也因此赢得了“龙都”的美誉。

身为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刘小江,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传承故事的人。而作为整个濮阳非遗故事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多年来,刘小江也有了自己与非遗保护事业不得不说的故事。

刘小江的工作室,简直就是一个非遗作品的文化博览空间:年画、陶瓷器皿、泥塑、传统乐器、绣球等,这些充满民俗气息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堆满了他的工作室;民俗文化、宗教艺术、地方志书等各类书籍挤满了他的书橱。因为没有地方存放,他从乡下“”回来的木制四轮太平车、石盘、石磨至今还放在朋友的工厂里,他盼着有一天这些民间的艺术精品能够有个安栖之地。

这就像30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安放为保护濮阳地区民族文化的赤诚之心一样,不停地奔走于乡村陌野之间,为保护和抢救民间、民俗和民族传承文化而精耕细作。

30多年的心血,可谓人生“文化苦旅”的真切写照。

因为热爱毅然选择

刘小江中学时代就非常爱好文学创作,对一切与文艺有关的东西都很痴迷,就是这种痴迷让他放弃了所拥有的安逸生活,选择到濮阳市群众艺术馆工作。1985年到群艺馆之后,他继续激情地奔走着,他说一直以来乡下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缘于他童年时的乡村情结。

他的童年是在豫北乡村度过的,乡村里的沟沟坎坎、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困苦的岁月里,是乡村里的泥人、泥哨、泥人模、布老虎、蓝印花布、老式油灯、年画、朴素的童谣伴他度过了欢快的童年,这些颇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在他美好的年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85年3月,刚到艺术馆工作的他就负责编印《濮阳文化报》,协助馆长举办了“洛阳笔会”,10月份又与当时的河南农民报社联合举办了“黄河笔会”,这次活动在省文艺界引起轰动。第二年,刘小江又先后策划组织举办了“濮阳市文学作品大赛”“濮阳市首届文学讲习班一、二期”“豫北青年文学创作函授班”“黄河诗会”“濮阳市诗歌大赛”等10余项文学活动,培养文艺作者500余人。

为了繁荣新濮阳的文艺创作,培养文艺作者,刘小江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甚至搭上了自己的健康。1987年11月,在举办一期创作班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送老师回招待所的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刘小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此还留下了后遗症。然而,在身体未痊愈的情况下,他又不顾一切地忙起了工作。

他对文化表现出的是热爱,而不限于是一份工作。只有热爱,才会当成梦想去追求。

痴迷诗歌精心整理

工作之外的刘小江,还是位乡村诗者。他最热衷的就是草、叶子之类脆弱而顽强的生命,诗篇里字字句句充满了关怀与温暖之意。

说起诗歌的创作,刘小江坦言是民间歌谣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说他的外祖母会唱很多民间歌谣,从小受外祖母的影响,对民间歌谣有浓厚的兴趣。为搜集流传在濮阳市的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从1984年到1989年的六年间,他利用节假日深入乡村作调查。每到一处,他都寻找当地的老人给他唱曲儿。不论是农家小院,还是田间地头,他都要一字不漏地把这些传唱在民间的曲儿记录下来,最终精心整理出300余首歌谣编辑而成《中国歌谣集成·濮阳市卷》。为了编辑好这个歌谣卷,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十多次下乡采风,在酷热的三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因此荣获全国艺术科学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全国民间文学集成先进工作者”称号。

多年来的民间采风生涯,让刘小江慢慢注意到民间工艺品的魅力,使他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寻找民间工艺品,每逢遇到乡村集市的庙会,刘小江总是想办法走一趟,然后拎回来大包小包的宝贝。

有一年春节前夕,一个干瘦驼背的老人拄着手杖,来找到刘小江说:“我是个搞民间艺术的残疾人,叫朱春保,从小就喜欢艺术。”说完,他拿出一本《残疾人艺术家作品集》递给刘小江。刘小江翻看了一会儿说:“我们正在搞民间艺术普查,你正好赶上。

朱春保是一名布艺手工艺人,心灵手巧,他的木雕、泥塑、布老虎制作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刘小江对朱春保说:“你行动不便,还是做布老虎吧,我感觉你的布艺活更好,多做一些,放到旅游景点销售。”朱春保说:“那我听你的,我做一些后,你再给我指导指导。

不久,朱春保高兴地给刘小江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看看。当天下午,刘小江来到朱春保家时,看到满桌子的布老虎、泥人和泥哨,很是吃惊,有的工艺还填补了濮阳民间艺术品的空白,很有发展前景。朱春保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你这一来我的劲头更大了。

临走时,刘小江告诉老人:“如今这种手艺太少了,你千万不要丢了,一定要做下去啊,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木版年画铭刻心头

豫北神像年画以其品种齐全、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价格低廉而影响颇广,其作坊主要分布在濮阳、安阳、焦作、鹤壁、新乡等市的30余个村庄,其中以濮阳市的濮阳县刘堤口村最负盛名。神像年画达上百个品种,其规格大小不一,大者能遮半面墙,小者仅有成人的手掌大小。其中“五神像”“四神像”“三神像”“保家老奶奶”“财神爷”“关帝爷”“观音”等销量最大。面对年画版流失的严重情况,刘小江不畏艰苦,骑车跑遍了濮阳县刘堤口村,滑县李方屯,内黄县北海头、元卜村、西梨园、观寨、张拐等村,千方百计地寻访艺人。他重视本地区的民间创造,不是用值多少钱去“忽悠”人,而是反复嘱咐群众:“老印版是你们村的一个宝贝,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岂能用金钱去衡量它?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要保护好。”他深切感到,豫北民间木版神像年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学习研究木版年画的精华,搜集木版年画的有关史料,他多次奔赴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开封朱仙镇等著名年画产地考察,购得的年画放满了橱柜。2001年濮阳龙文化节期间,他负责策划举办的“全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展”轰动民间文化界,近千幅展品,开创了我国大型年画展的先河,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他还无数次到内黄县井店镇、滑县慈周寨、濮阳新习乡等生产年画的村庄寻访,对所见的民间神像木版年画情况进行考证对比。直到2005年8月16日刘小江的《褪色的木版神像——话说豫北民间木版神像年画》一文发表于《中国文化报》,李方屯才因木版年画逐渐显露于世人面前。

同时,他不忘民间风情的考证和泥塑、陶瓷等艺术品的收集,痴迷沉醉于其中。在自己痴迷于民间艺术的同时,刘小江也渐渐意识到仅凭他一个人的收藏挽救不了民间艺术品的没落,他现在需要做的是将濮阳市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品展现给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努力将地方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一个电话引来奔波

大约2008年3月,刘小江在外出考察的途中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濮阳县郎中乡王海村出土了一堆点鳌山灯的小碗碗。得知此消息,刘小江马上调转车头赶到现场。走到村头,线索提供者王琦生老人已经领着一帮村里的年长者在等候。

据王琦生介绍,前些时候,他们意外发现了80年前埋在地下的灯盏,大家都在回忆小时候办鳌山灯会的事儿,争取再点它一次。鳌山灯会源于明朝南京,后传至北方,随着时代的变迁,鳌山灯会活动渐渐绝迹了。如今真能让传说中的鳌山灯重新再亮起来,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刘小江就鼓励大家好好筹备。

当时,刘小江正负责市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于是就把市里要编撰民俗志的信息给大家讲了一下,并建议把王海村的民俗整理出来。话刚说完,几位老者就一致推荐王琦生老人来主持这项重要工作。

大约半年后,王琦生老人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兜子来找刘小江。刚一坐下,他就从兜子里掏出来一大摞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期待地望着刘小江说:“刘老师,按你的要求,我把王海民俗写好了,你给改改吧。”看着这摞足有20万字的稿子,刘小江心里既激动又有点过意不去,难以想象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

接过沉甸甸的稿子,刘小江也仿佛接到了一个巨大的任务。于是,他连续两个多月加班加点,把《王海村民俗》详细看了一遍,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王海村离市里有50多公里,王琦生老人为了这部书稿和申报鳌山灯会“非遗”项目,来回往返了无数次,却乐此不疲。

2009年春节,王海村集资数万元点了一次鳌山灯,百里之外的群众都赶来观看,人山人海;2010年,王海村“鳌山灯会”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王海村“鳌山灯会”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20多万字的《王海村民俗》正式完稿付梓。

四处奔走忙于拯救

一驾老马车、一盏旧油灯,可能在今天早已没有了用武之地,也值不了几个钱,但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承载着一段历史,是我们民族进步的印记,更是我们民族文化氤氲亲情的载体……”刘小江这样解释他对民间老工艺品的一腔痴情。但他也意识到单凭自己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拯救民俗文化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参与到保护民间文化上来,这也是刘小江最大的心愿,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2004年,他开始负责濮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别人还不懂得“非物质”是什么意思时,他就已得心应手地开展起了工作,濮阳市的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他的具体指导下申报成功的。同时,2003年以来他还担任着市委宣传部发起的“濮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职务,全面负责抢救工程工作。没有资金,他自己托熟人找关系,生法想点拉赞助,很多时候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他利用节假日、星期天,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汽车,跑遍了濮阳五县一区的村村落落,收集了大量颇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料。

2005年在濮阳日报领导的支持下,在报纸的重要版面开辟了民间文化遗产宣传专栏,每星期他都要写一篇文章介绍濮阳的文化遗产,并先后撰写了8万余字的《濮阳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汇编》《濮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方案》等,其中《濮阳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汇编》受到省里的好评,被指定为全省民间文化资源调查的样本。

2005年,为了对全市3000余个行政村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民间文化普查,他策划设计了一套符合濮阳特点的“濮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登记表”,在印刷经费无着落的情况下,他托人找关系拉了7000元的赞助费,印刷了4000余册彩色版的“普查登记表”。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普查登记,对宣传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刘小江担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该中心为全省第一个独立的非遗事业保护单位,他自感压力大,先后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乡村”“全市非遗展演活动”“非遗邮票发行”“全国首部非遗热线电话”等活动,为“非遗”保护作出了贡献。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

在众多头衔中,刘小江只看重荣誉背后的文化本质。他说,陶醉于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依旧是每天与文化、文物打交道,在非遗展示馆看着一张张熟悉的图片、一篇篇亲切的文字、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徜徉在简朴的展厅,看着亲手培育的花果,有一种梦回乡村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自己向往的。不忘初心,一直在民俗传承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就是自己的梦。

在长期的乡村文化遗产调研中,刘小江先后发现了濒临灭绝的“杨韩村唱秧歌”“大弦戏”“刘堤口年画”“南乐面人会”“贾氏花鸟字”“大岳庄剪纸”“五彩神衣”“东庵上舞老虎”等8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主动为这些“非遗”项目想方设法寻找出路,现在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已得到保护。他负责征集民俗展品近千件,先后举办民俗图片、老字号图片展览8次,完成了民俗展览陈列大纲、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大纲等工作。

多年来,刘小江撰写了20多篇文化遗产保护论文,先后刊登在《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文史月刊》《天工》《大观收藏》《文化研究》等报纸杂志,撰写主编出版过《东北庄杂技》《冬天里的遐想》等十多本图书。

刘小江认为,虽然濮阳市在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必须认识到,时代在飞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濮阳民间艺术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是民间艺术产业面临转型,要积极调整心态、迎接挑战、寻找机遇;二是民间艺术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新,和市场接轨,作品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三是民间艺术家要积极培养传承人,让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民间艺术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不模仿、不跟风。工艺产品要精益求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广大民间艺人也要提高商标保护意识,加大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展销会等多渠道开拓市场,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30多年来,刘小江为了自己的民俗情怀,为了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瑰宝热情地奔走、忘我地工作,无怨无悔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不能让民间文化随风而逝。”这是刘小江的信念。

每当感觉肩头的担子很重、很无助的时候,就会想想这些文化宝藏将渐渐远去,这时候就会有一种责任和力量支撑起自己、激励着自己坚持下去。

刘小江正以非常的精神,沿着绚烂的“非遗梦”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