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美丽与哀愁

17.02.2016  12: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日提出从2016年起,全面取缔冰川旅游,将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

  受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增多等因素影响,新疆区域的冰川近年来呈现加速消融态势。科研数据显示,过去50年,我国西北干旱区气温上升速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而近30年,天山区域冰川退缩了15%~30%。

  据介绍,新疆冰川旅游十几年收入不到十亿元,但是冰川崩塌、消融带来的环境损失是不可估算的。而随着气候变暖,未来冰川将可能会加速消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认识冰川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检测器

  冰川是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形成发育的、多年存在于高山地区的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自然冰体。在寒冷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层在自重压力下不断密实形成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天然水库。

  气候的寒暖变化,在冰川上会体现为其长度、面积、冰层厚度以及冰川温度等变化,因此冰川是气候变化灵敏的监测器。许多气候环境信息随降雪一起沉积并保存于冰川冰层之中,所以冰川冰层本身也是记录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基于这些原因,科学家在偏远高山地区建立了许多冰川观测研究站,观测冰川变化的各种过程,研究和揭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和变化规律。

  冰川在形成过程中储存了极其丰富的冷能资源,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调节气候的功能。气候寒冷时,冰川会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冷能;气候变暖时,冰川本身会及时地释放出冷能以调节和减缓气候的快速变暖,可以说冰川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

  旅游价值

  我国的冰川旅游资源

  冰川具有观赏和旅游体验功能。冰川旅游是指以现代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形态各异的山体景观、复杂多变的山地气象气候资源、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依托,集冰川观光、体验、探险、科考、科普、教育及健身于一体的高山专项旅游形式或项目,可让人们回归自然、挑战自我、陶冶性情。在某种程度上,冰川旅游属于山地旅游和自然旅游范畴。

  我国冰川分布范围北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南达云南省玉龙雪山,东自四川省岷山宝雪顶,西达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带,旅游资源涉及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包括各类现代冰川、冰川遗迹和冰川的美学与文化特性等。按季节性功能,可分为冬季冰雪娱乐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按旅游形式,可分为冰川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

  我国对冰雪世界的认识历史悠久,而现代冰川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西部登山科考和冰川资源的大规模考察活动,发展于21世纪的冰雪观光和休闲体验旅游。

  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景区有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冰川公园和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玉龙雪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欧亚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冰川区,也是我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发育最为典型的代表性地区。海螺沟冰川则位于横断山脉贡嘎山,是我国东部最大的现代冰川。

  冰川旅游的注意事项

  冰川旅游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则,加强经营管理,尤其要重视高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我国高山绝大多数处于亚洲季风影响范围内,特别是青藏高原东部、南部高山深谷区,夏季雨季时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旅游交通选线、城镇建设必须选择安全地段,避开和防治山区的自然灾害。同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游客则应严格遵守在冰川上活动的规则,避开冰川上的危险区,如冰裂缝、冰崩区和雪崩区;防止高山病,特别是在大陆性冰川区要防止感冒,不要在冰川上剧烈活动;在冰川游玩时,戴上太阳镜,特别是雪天,防止出现雪盲症等。

  数读中国冰川

  90万年

  距今约90万年前,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形成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约73万年前,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北至阿尔泰山的山地升高到雪线以上,发育出了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山地冰川,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冰川分布最为丰富的国家。

  46377

  条

  《中国冰川目录》统录在册的冰川有46377条,但其中有名字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冰川地处无人区,在历史上从未被记载。在目录中,它们的标记只是一个由考察者编码、记录下的编号。

  那些可能消失的美景

  冰塔林

  冰塔林是一种罕见的珍稀景观。在海洋性冰川上不能形成冰塔林,因为它冰温高、消融快,运动的速度也快。冰塔林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作品,只有在大陆性冰川上才可能出现,而且还要在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的冰川上也不能形成冰塔林。

  冰瀑布

  冰川流动在陡坡段,冰体呈坠落或滑落状态,像瀑布那样,因而称为冰瀑布。冰瀑布的上部冰川有许多裂隙,下部则有许多冰坠落体。冰瀑布可出现在冰川的中段,也可出现在冰舌部位。

  冰面湖

  没有到过冰川的人,很难想像冰川表面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湖泊。其实,在一些较大的冰川上,冰面湖泊是屡见不鲜的。

  冰面湖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蚀冰川,产生巨大的洞穴或隧道,洞穴顶部塌陷,便形成较深较大的长条形湖泊。另外一种是冰川低陷处积水,在夏季产生强烈的融蚀作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