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农场补齐短板促增效 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01.06.2016  09:40
  九师团结农场的5月,农业生产热潮涌动,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该场博大畜牧专业合作社千头育肥牛基地,社员在忙着给肉牛添加饲料;在万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的大棚内,一个个或绿或红的番茄挂满枝头……

  这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得益于团结农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借力农业新技术,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劳动力紧缺如何破解,时间、成本如何节省?

  ——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015年,团场种植制种玉米、甜菜、番茄两万多亩。机械化采收不仅解决了秋收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还给种植户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深受种植户的欢迎。”5月5日,团结农场副场长魏新说。

  近年,团结农场把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点,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通过示范推广与科技带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该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种植户购买、更新大中型农机具。2011年以来,该场发放各项农机补贴2000多万元,购买农机具200多台(套),新增农机大户50多户。2013年,该场投入900万元新建1个占地面积6418平方米的农机中心库,满足了该场大中型农机具的停放需求。同时,该场积极推广GPS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技术。“去年,我们团场利用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技术,仅用10天时间就将两万多亩农作物播种完,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方便种植户中期田管及后期采收。目前,我们团场的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已达96%,其中机耕、机播、机灌等机械化程度达100%。”该场农机水电中心主任刘军勇说。

   2、小生产如何对接大市场?

  ——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成立专业合作社

  5月5日,笔者来到团结农场的万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看见每座大棚内都配有暖风炉、补光灯、微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大棚内温度、光照、湿度、肥料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棚内种植的无公害番茄、水果黄瓜等挂满枝头。

  近年,团结农场依托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建设万亩制酱番茄、万亩甜菜、万亩果蔬出口、万头生猪养殖、万头(只)牛羊育肥“五大基地”,鼓励和引导群众由单一的种植业增收模式向多元增收模式转变,让更多的群众走“大田赚钱、园内抱金、工厂领薪”的多元增收之路。

  该场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行“少数人种地、多数人种棚(园)”的发展模式,围绕建立万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确定了“千座精品大棚实现单棚(种植面积0.5亩地)纯收入3万元”的目标,把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业作为群众多元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场投入1亿多元,建设2577座无公害果蔬大棚、1900平方米的育苗智能温室、1个贮藏量达1000吨的果蔬保鲜库,率先在九师建成设施农业现代园、特色种植示范园和旅游参观园。

  “种植大棚果蔬见效快、效益高。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还可以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该场三连职工魏红军告诉笔者“,去年,我承包了6座大棚,种植了两季无公害番茄,纯收入达10余万元。”目前,该场万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单棚纯收入达1.8万余元,种植的无公害番茄90%以上出口至哈萨克斯坦,出口的番茄价格每吨比当地市场高800元。

  天蓝水净、空气清新,加上土壤无污染,团结农场非常适合发展制种产业。2015年,该场与九师种子公司合作,建立了制种玉米生产基地,种植制种玉米1.05万亩,单产达500公斤以上,较2014年增加170多公斤,制种玉米种植户户均增收两万多元。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一直是传统农业发展的一大“痼疾”。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团结农场依托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额敏番茄制品分公司、塔城市永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制种玉米、番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订单农业,解决了群众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如今,该场种植户每年年初就能与销售公司签订番茄、制种玉米、甜菜等的收购保底合同,保障了群众收益。

  “百座棚菜推车卖,千座棚菜开车卖,万座棚菜不愁卖。我们团场与塔城市永利商贸公司签订了长期销售蔬菜出口合同,并在额敏县、克拉玛依市等设立了8个蔬菜销售点,为种植户搭建了销售平台,确保群众增收。”该场销售服务中心主任龚建华说。

  同时,该场按照“人进城区、畜进园区”的整体规划,新建1个万头(只)牛羊育肥养殖基地、两个万头生猪现代化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原则,2014年至2015年,该场惠诚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170户少数民族群众家庭及特困群众家庭入股,年户均增收1.2万元。2015年,该场牲畜存栏4万多头(只),养殖户户均增收两万元。

  “去年我利用6个月的农闲时间,育肥500头牛,获利50万元。这都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给我们群众带来的红利。”该场五连养殖户杨晓明说。

   3、如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等农业新技术

  “近年,我们团场以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为突破口,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团结农场场长曹文化说。

  近年,该场投入2000多万元,将6个农业连队的3万多亩农田全部安装了滴灌设备,使单产提高20%左右,年节约用水600万立方米。该场还大力推广滴灌带回收利用技术,使亩成本由过去的600多元降到现在的200元左右。

  “实行膜下滴灌后,做到了统一耕作、播种、灌溉、采收。去年,我种植的80亩番茄,平均亩产9吨,每亩收入800元。”该场一连职工李先锋说。

  种植品种单一、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推广,这些因素制约着该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面对这些情况,该场党委近年将农业新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点。截至目前,该场3万多亩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制种玉米、甜菜等作物的播种由膜下条播变为膜上精量播种;施肥由过去的经验施肥变为精准施肥,并根据土质和农作物发育情况,运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2015年,该场化肥用量较2010年下降30%,农药用量较2010年下降70%;废弃地膜回收率达90%。

  2013年以来,该场积极推进5000亩农作物智能化灌溉物联网平台建设,年节约水、电10%以上,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人均管理定额由50亩提高到300亩。

  “农业现代化发展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干部看到了希望,团场得到了发展。因此,要壮大团场经济,未来还要继续开创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曹文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