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开展种植业结构深度调整

19.04.2016  17:50

根据厅党组统一安排部署,4月11—14日,农业厅春耕备耕第五督导调研组,深入到博州的精河县、温泉县和博乐市3县(市)7个乡(镇)11个村(队),对当地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春耕备耕生产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督导调研,并与涉农部门、棉花、蔬菜等收购加工企业、种业和农资公司、电商、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座谈。总的来看,各地党政高位推动,春耕生产有序开展,供给侧改革进程加快,电子商务纷至沓来,产销之间结合紧密,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督导组,对当前农业生产开展督导,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位,各项综合配套措施有力,春播部署早、行动快,播种质量高,冬麦苗情总体好于往年,播种进度较往年同期略晚。

(一)农资储备充足,农资价格略有下降。 截止3月24日统计,博州已备各类农作物良种9366吨(小麦4017吨、棉花3580吨、玉米1617吨、油葵2吨、甜菜13吨、其它137吨)、化肥114858吨(氮肥54541吨、磷肥37206吨、钾肥13225吨、其它9886吨)、地膜5142吨、农药259吨、资金13.11亿元(银行9.48亿元、农民自筹3.63亿元),分别占预计需求量71%、65%、52%、26%和69%。从整体上看,各类农资储备工作有序开展,完全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要。今年,大宗农资价格整体下降,据调查,今年尿素价格1250元/吨,较去年降低了10.7%;磷肥(二胺)价格3250元/吨,较去年降低了4.4%。钾肥价格3000元/吨,较去年降低了11.8%。

(二)稳定粮食生产。 博州计划种植冬麦8万亩(博乐市2万亩,温泉县6万亩),实际种植6.78万亩(博乐市3.17万亩,温泉县3.61万亩),完成种植计划的84.7%。据农业专家调查冬麦长势情况看,麦田整体长势良好,一类苗4.1万亩,占60.5%;二类苗2.1万亩,占30.9%;三类苗0.48 万亩,占7.1%;旺长苗0.1万亩,占1.5%。为确全州粮食安全有效供给,加大春小麦种植力度,做到“冬麦不足春麦补”,对春小麦种植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其中:博乐市3.83万亩,精河县4万亩、温泉县10.39万亩。并已落实到乡镇(场)、村(队)、农户。

(三)继续调减棉花种植面积。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棉花期货低价位波动运行的新变化,博州将按照自治区下达的棉花调减任务继续调减7万亩(博乐市2万亩,精河县5万亩)。一是对基本农户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算好投入产出帐,引导棉农种植经济效益高、市场有保障的农作物。二是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明确将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作为调减的重点,认真落实自治区“退地减水”的各项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土地利用使用制度,对无证开发土地种植的棉花禁止发放种植证明。

(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扎实开展。 一是强化责任,层层落实。将粮棉高产创建任务予以量化,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市、乡镇(场)、村(队)。2016年,全州计划落实国家级粮棉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9个,其中:棉花13个,小麦2个,玉米4个。二是建立对口联系机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全程调控、绿色植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县市规范高产创建标牌,落实农业部粮棉高产创建要求,建立健全高产创建档案,在高产创建示范片树立标识牌、绘制方位图、全面记录粮棉高产创建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四是继续在核心示范区培育核心示范户,通过示范户带动辐射周边群众提高粮棉生产水平。

(五)设施农业生产情况向好。 2016年,围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能力,抓住季节关键点,及时组织召开“春提早”果菜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等现场观摩会,示范推广标准化温室大棚。截止3月28日,全州现有日光温室2374座,投入生产的有2261座,占日光温室总数的95%,较上年提高2%。

(六)春播质量好,进度晚于往年。 由于2015年冬季博州降雪较大,春季积雪厚,低温上升慢,总体播种进度较往年退后3-5天。截止4月11日统计,全州播种各类作物35.92万亩,较上年减少5.12万亩。其中:小麦15.08万亩(冬麦6.78万亩,春麦8.3万亩),较上年减少6.53万亩;玉米0.41万亩,较上年减少3.77万亩;棉花1.4万亩,较上年减少0.38万亩;油料0.07万亩,较上年增加0.07万亩;枸杞16.3万亩,与上年持平;其它2.66万亩。

二、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发展各具特色

(一)精河县:以棉花、枸杞为代表,双轮驱动,创新发展,延伸链条,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棉花以合作社为平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如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日托然村农庆种植合作社采取了两种模式,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种植。一种是“土地托管”模式,由农民先垫付备耕金600元/亩,统一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农资、管理、销售,年底按照三七分成,70%归农民,30%归合作社。另一种是“土地流转”模式,根据土地地力情况,分别折合300-500元/亩不等的承包费直接支付给流转农户,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年底统一结算,开展二次分红,10%归农户,90%归合作社。

二是枸杞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实现了产业红红火火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引进、扶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和突破口,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如为了加快枸杞产业发展,成立了新疆精杞神枸杞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枸杞的优良品种繁育、种植,收购、价格、销售,开展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精杞神枸杞品牌,研发生产枸杞系列干鲜果、浓缩汁、多糖、色素、枸杞酒等系类产品,带动农户合作面积3万亩,提升了枸杞整体产业水平,提高了枸杞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试水“互联网+农业”,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由政府主导,成立了精河县智慧物流电商产业园,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培训电商知识。目前已入驻俏军嫂、西域枸杞等十余家电商。如俏军嫂入驻仅8个月,销售额近百余万元。

(二)博乐市:以提升棉花品质为突破口,以提高设施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 五统一 管理为抓手,强化技术服务,助推产销有效衔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一是棉花以中亚棉业为代表“五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棉花提质增效。主要做法:中亚棉业提供种子、农膜、低息贷款,集中了660余户农民,近3.3万余亩的棉花规模种植,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收购销售,收购价平均高于市场价0.2元/公斤,皮棉对外销售价格平均高于市场价200元/吨。

二是设施农业以稳步推进、巩固提升为重点,提升了设施综合生产能力。如决根村采取土地流转、土地租赁等形式,建造了31个日光温室、52个拱棚、1个育苗棚,形成了育苗、定植、销售、采摘、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日光温室按照春提早、秋延晚高效茬口生产定植,以西红柿和辣椒为主打品种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主供超市,实现了棚均纯效益2万元以上。拱棚以叶菜、草莓为主打模式,开展短平快蔬菜生产,效益十分可观。此外还种植了牡丹花、雪桃等名优特园艺,尝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提升设施综合效益。

(三)温泉县:依托自然条件,发展黑木耳、香紫苏等特色农业,瞄准市场需求,打造新兴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以香紫苏为代表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农企双赢。如湖北武汉当代集团,采取订单模式,由集团与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并由集团年初预付定金500元/亩给大户,使大户与企业紧密捆绑;大户负责流转农民土地、开展技术服务、统一田间管理,目前已流转基本农户660户、9200亩土地。从去年种植情况来看,大户亩收益700元左右(按香紫苏2-2.5吨/亩,收购价1元/公斤,除去生产成本1300元,其中含土地流转费450元/亩、土地生产成本800元/亩,大户亩均纯效益700元),基本农户流转土地收益450元/亩左右。

二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参与,尝试开展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现代化种植。目前已建成年装100万袋的现代科技型的食用菌生产线,带动种植大棚200座,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民发展庭院食用菌,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问题及建议

(一)种植业调整结构困难,特色种植作物起步晚。 近两年,博州棉花面积逐年调减,从2014年160万亩,调减至2015年的120万亩,2016年计划调减7万亩。据农情调度,今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125万亩,占全州正播农作物总面积的45.28%;玉米和小麦占34.42%,特色作物占16.12%。大宗农作物面积依然是农民种植和增收的首选,替代作物少,农民调减棉花、玉米等后,选择空间有限。枸杞、籽用西葫芦、香紫苏等作物种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占比依然较小,种植前景缺乏系统研究,同时受市场易饱和、市场价格不稳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加大开展对小农作物的供给市场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市场供求,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避免盲目扩大面积。

(二)各地农用残膜回收率低,农用地膜新标准实施有难度。 各地虽然采取了各项措施加大了地膜回收的力度,但农用残膜回收率依然较低,有些残膜直接地头焚烧现象依然存在。目前,自治区已颁布实施农用地膜新标准,全面推广厚度为0.01mm的标准地膜,但国家农用地膜强制性标准厚度依然为0.008mm,很多企业仍然生产0.008mm厚度地膜,未执行自治区新标准。建议自治区加快农用地膜生产的相关立法,严禁生产厚度为0.01mm以下地膜。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扶持残膜加工企业,出台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

(三)稳步推进土地确权颁证,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 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到确权确地到户,使农民吃上“定心丸”,开展土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入。

(四)物流成本高,制约电商、微商销售农产品。 新疆较内地运距长,在农村发展电商,目前配送成本很高,每公斤在6元以上,物流成本占网上销售利润的大头。建议制定流通领域的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县域电商发展平台,建立起完善的邮递配送网络,加大电商、微商网上销售农产品力度,促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